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包括以下类型:1.滥用职权型渎职罪。2.玩忽职守型渎职罪。3.徇私舞弊型渎职罪。 11浏览2025-01-08 孟妍律师 执业认...
渎职犯罪量刑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罪名来确定,如果是行为人在主观上出于故意的,就会被认定为滥用职权罪或者是玩忽职守罪,此时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的渎职罪的量刑标准可以参考下文。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刑事国有企业渎职罪既遂怎么量刑处罚 我国《刑法》...
渎职罪是结果犯。 结果犯是指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在渎职罪中,行为人的渎职行为必须造成一定的危害结果,才能构成犯罪既遂。这种危害结果通常表现为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大损失。也就是说,渎职罪不仅仅关注行为人的渎职行为本身,还关注该行为所造成...
1979年刑法第八章渎职罪共有8条规定,其中包括贿赂犯罪、泄露国家重要机密犯罪、玩忽职守犯罪、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罪、虐待被监管人员犯罪、私放罪犯犯罪、邮电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毁弃邮件犯罪等7种犯罪,另有一条规定犯本章之罪情节轻微的可以酌情予以行政处分。可见1979年刑法实际将职务犯罪都规定在渎职罪一章中。 1...
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属于“结果犯”,且危害结果往往并非渎职行为直接导致。在渎职行为仅仅为介入因素提供机会或者条件造成损害结果时,危害结果是否溯因到渎职行为上,成为是否构成渎职罪的关键因素。司法实践中应当坚持客观归责理论,从价值评价的层面进...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渎职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 渎职罪的犯罪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客体要件...
1、渎职罪是惩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职责行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此类犯罪,其他人员不能构成。 2、这类犯罪在实践中都是具体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国家权力或者不履行、不认真履行国家权力的违反自己职责的行为。 二、渎职罪的主体包括哪些人
渎职号称是不入腰包的腐败。其造成的危害有时甚至比贪腐类犯罪更加严重。其根源来源于对权力的滥用,虽然渎职犯罪侵害的是职务的勤勉性,但其实质对不特定多数人民利益的漠视,其危害程度可以与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比肩。例如时常发生的重特大事故背后的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行为,均是个别官员无视人民的利益,怠于行使...
一、渎职犯罪的定罪证据包括以下几类: 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二、渎职罪相关的罪名有: 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等32个罪名...
渎职犯罪时身份犯,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刑法上认定国家工作人员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是看有无正式编制,而是看是否从事公务。 甲、乙作为巡逻的警察,负有救助义务。不作为包括两种方式,一是不履行作为义务,二是不正确履行作为义务。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的判断公式是,如果履行了作为义务,则结果不会发生,那么不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