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乙,太阳到达黄经15°,便为清明。清明节气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百花盛开,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国南方地区,此时已呈气清景明之象;北方地区开始断雪,气温上升,...
关于清明节资料 清明,是一年中的第五个节气,按公历来说是在每年4月5日和6日,按农历在三月的上半月。古人算节气,都从冬至起,从冬至到清明,中间整整隔了七个节气。每个节气按15天计算,整整105天,交清明节则是106天。所以古人说:“冬至百六日为清明”,又说:“春分加十五日则清明风至。” “清明”二字,古...
关于清明节的资料整理 清明节起源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最初与寒食节合并,唐代正式定为法定节日。二十四节气中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双重属性,春分后十五日万物洁净而清明,既指导农事又承载祭祖传统。民间流传晋文公重耳与介子推的故事,晋文公为纪念被焚于绵山的忠臣,下令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由此形成插柳、...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
清明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
清明,节气名称,是“气清景明”之意。如《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因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基本解释 ●节气 “清明”原为二十四节气中“春雨惊春清谷天”中的第五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杰出代表,它不仅对农业生产有着指导作用...
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资料 清明节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到来。这个节日起源于周代,最初是帝王祭祀祖先的日子,后来逐渐演变成全民参与的祭祖活动。古代清明节前三天被称为寒食节,人们禁火冷食纪念晋国忠臣介子推,这两个节日在宋元时期逐渐合并。清明扫墓是核心习俗。人们会清理祖坟周围的杂草...
下面是关于清明节的一些资料。 一、清明的由来 清明节最早源自于中国古代的祭祖思想。根据史书记载,中国的祭祖活动可以追溯到早在西汉时期,当时人们会在每年的农历三月进行祭奠祖先的仪式。后来,这个节日逐渐发展成为清明节。 二、清明的时间 清明节是根据农历来计算的,日期在公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由于农历日期不...
关于清明节的范文一二年级范文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这一天,我们会来到墓前,放置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