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是清宫画院的五位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于1736年(乾隆元年)合作画成的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该画作布局疏密、近远、简繁相间。全图对复杂的生活作了集中、生动的概括、以简练的笔法动静结合,再现了当时的汴京风貌,是艺术性与真实性的高度融合,为建筑、交通、车船制造、...
《清明上河图》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其宏大的场面和丰富的细节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日常生活。 这幅画长5.28米,宽0.46米,画面上绘制了各色人物、牲畜、车、轿、船只、房屋、桥梁等建筑,以及树木、水流等自然景观。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或行走、或交谈、或劳作,生动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建筑物的...
伍作品分析1构图和内容《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张择端鲜有的存世精品,也是我国的国宝级文物,目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张择端版本的《清明上河图》作品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似乎就是描绘汴京人民清明时节的各项活动的风俗画。市郊阡陌到汴河两岸,再到繁华街市,完美再现了北宋都城的生活全貌。...
示例:《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的艺术珍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反映了作者高度精纯的绘画功力和出色的艺术成就。同时,因为作品所绘为当时社会实录,为后世了解、研究宋朝城市...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状况,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 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像今天的节日集会,人们藉以参加商贸活动。全图大致分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分。
《清明上河图》是明代画家仇英创作的一幅重彩风俗画作品,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现存世作品《清明上河图》有多本传为仇英所作,除此卷外,另有青州市博物馆藏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以及多本流落私人之手。而辽宁省博物馆藏的此卷《清明上河图》,流传有绪,现学术界一般认为其为仇英真迹。此卷《清明上河...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徽宗在位的宣和年间(1119年—1125年),由宫廷画家张择端描绘。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梁,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清明上河图》的名称有多种说法。
《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是北宋都城东京汴梁的人民生活状态,从表面上看,这幅画所反映的是大宋王朝蓬勃的经济,以及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但是我们仔细探究一下这幅画,就会发现作者所要展现的不仅是北宋的强盛富有,更是这繁华背后的危机。就在张择端完成这幅旷世巨作之后不久,宋朝就发生了靖康之耻,东京汴梁被金军...
《清明上河图》的资料 简介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