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朝图”中,多福多寿的佛手,多子多孙的石榴,年年有余的鲤鱼、莲藕,喜上眉梢的梅花、喜鹊,平安如意的花瓶、如意等,都是画家笔下常见的吉物。 清供图可分“荤”和“素”两种,“素”者多为清雅水墨,最多染一点亮丽的颜色用以醒画;“荤”则会画面上品种...
清供图,属于花鸟画类中之一枝,喜欢画清供图的人,多为饱读诗书的文人和画家,多为清淡之人、素心之人,整天肥肠入肚,酒气醺天是无法玩清供的。 “清供”又称清玩,其发源起于佛像前之插花。清供最早为香花蔬果,后来渐渐发展成为包括金石、书画、古器、盆景在内的...
清郑板桥《清供图轴》,清代文物。此展品为清代文物。题识:“兰梅竹菊四名家,但少春风第一花。寄与东君诸子弟,好将文事夺天葩。景文老长兄一笑,板桥郑燮。”郑板桥宦潍七年,与郭家交往至厚,此幅画赠明户部尚书郭尚友七世长孙郭耀章(字景文),是鼓励郭家子弟读书上进、报效国家之作。现收藏于郭味蕖...
《清供图》——陈半丁老师作品集 陈半丁老师作品集,宛如一幅幅细腻勾勒的诗意画卷,静静地诉说着古典与现代交织的美学故事。在这部匠心独运的作品集里,陈半丁老师以其深厚的笔墨功底和独到的艺术视角,将传统文人画的清雅意境与现代审美理念巧妙融合,展现了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清供佳作。每一幅《清供图》都...
“清供”又称清玩,其发源起于佛像前之插花。清供最早为香花蔬果,后来渐渐发展成为包括金石、书画、古器、盆景在内的一切可供案头赏玩的文物雅品。而新春以“清供”入画的画作,便称之为“岁朝清供图”。它蕴含丰富、寓意深邃、雅俗共赏,给节日平添祥和喜庆的气氛。
陈半丁《清供图》此幅清供图,一高一矮两只茶壶,分别插着梅花和兰花,设色雅致,一枝粉色牡丹斜置于壶边,梅枝的后面,牡丹叶子以重墨晕染,使得画面重心稳定。此作尺幅较小,几种花卉交叉摆放,给画面留出了一定的空间,左上角的留白空而不旷,画面有疏有密,清雅自然。陈半丁、陆小曼合作《书斋清供》腻若裁...
清供图正好满足了大户人家的厅堂装饰,清供图起源于佛教的佛前供花,后被画家描绘入画,形成一种绘画形式。 清供图分:荤清供与素清供两种,顾名思义:荤清就是一幅画中,描绘的物象繁多,又有花草、蔬果,又有金石文玩、水生物种如金鱼、鲢鱼、笼中鸟类、应节的祥瑞物品等。
清供又称清玩,起源于古代举行佛事、祭祀时供奉花果的习俗,后渐渐发展成为包括金石、古器、盆景、花果等可供案头赏玩的文玩雅物。以清供为题材的绘画作品,称为“清供图”。清供图源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早在唐代,即有文人士绅以金石、古玩入画。至宋代独立成科,流行于宫廷与民间。明清时期,市民文化的...
清供图,这一将清供之物入画的艺术形式,源于佛像前的插花传统,被誉为“清玩”。起初,清供仅限于香花蔬果,但随着岁月的流转,其内涵不断丰富,如今已涵盖金石、书画、古器、盆景等众多案头赏玩之物。在古代文人生活中,特别是在明清时期以后,“清供”逐渐演变为一股不可或缺的雅趣风尚,其影响力之深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