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主深居隐处以避燥湿,闺门重袭以避奸贼,内不知闾里之情,外不知山泽之形,帷幕之外,目不能见十里之前,耳不能闻百步之外;天下之物,无不通者,其灌输之者大,而斟酌之者众也。是故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知天道,乘众人之智,则天下之不足有也。专用其心,则独身不能保也。是故人主覆之以德,不行其智...
《淮南子·主术训》原文及翻译淮南子 原文: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县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法定之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尊贵者不轻其罚,而卑贱者不重其刑,犯法者虽贤必诛,中度者虽不肖必无罪,是故公道通而私道塞矣。古之置有司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其立君也,所以制...
《主术训》里还提到“君人者,不下庙堂之上,而知四海之外者,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人也。”这原文的意思呢,就是君主啊,不用走出朝廷,就能知道天下的事情,就是因为能够根据事物来认识事物,根据人来了解人。它的译文就是君主处在朝堂之上,却能了解天下的情况,是因为能够通过事物之间的联系来认识事物,通过...
后来智伯为争夺土地与赵襄子开战,在晋阳城智伯惨败被杀,由他掌握的晋国也因此分为韩、赵、魏三国。豫让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宠爱之恩,决心向赵襄子报杀主之仇。他用油漆涂满全身,让身上生出恶疮,并吞下木炭改变自己的声音,又敲掉门牙,改变容貌以便能行刺赵襄子。同样是长着一颗心的豫让却先后侍奉两个主子,对先...
人主之术:处无为之事,而循行不言之教,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因循而任下,责成而不劳。是故心知规而师傅谕导,口能言而行人称辞,足能行而相者先导,耳能听而执正进谏。是故虑无失策,谋无过事;言为文章,行为仪表于天下;进退应时,动静循理;不为丑美好憎,不为赏罚喜怒;名各自名,类各自类,事犹自然,莫...
《淮南子·主术训》是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道家名著,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治国理政、修身养性的思想。以下是该篇章部分内容的译文示例(由于篇幅限制,无法全文翻译): 原文: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延颈举踵而望也。是故非澹泊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
《淮南子》主术训原文及译文 主术训 作者:刘安及门客 撰 人主之术,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因循 而任下,责成而不劳。是故心知规而师傅谕导,口能言而行人称辞,足能行而相 者先导,耳能听而执正进谏。是故虑无失策,谋无过事,言为文章,行为仪表于 天下。进退应时,动静循...
〔一〕 人主之术,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⑤。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⑥;因循而任下,责成而不劳⑦。〔二〕 上多故则下多诈⑧,上多事则下多态⑨,上烦扰则下不定,上多求则下交争。不直之于本⑩,而事之于末,譬犹扬堁而弭尘⑪,抱薪以救火也。故圣人事省而易治,求寡而易澹⑫;不施而仁,不言...
诚得其术也。是故权势者,人主之车舆也; 大臣者,人主之驷马也。体离车舆之安,而手失驷马之心,而能不危者,古今未 有也。是故舆马不调,王良不足以取道;君臣不和,唐、虞不能以为治。执术而 御之,则管、晏之智尽矣;明分以示之,则庶、乔之奸止矣。夫据除而窥井 底,虽达视犹不能见其晴,借明...
【4】此淮南鸿烈篇主术训中语,心欲小而胆欲方,能员而行欲方,世人咸谓出于孙思邈,不知本于淮南也,诸葛公“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之语,亦本淮南,古人读书略观大意如此。款识:第四幅第二行“方能”字当作“大智欲”三字,同治十年岁在辛未正月六日,住辛峰寓屋书,应逸亭吾兄大人之属即请正伪,虞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