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黄柳·咏柳》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弱柳初秋,一派凄切悲凉之景。下片借柳托恨,抒发无限楼空人去,孤苦无依之感。作者借景抒情,以秋天的萧瑟,表达自己内心的悲凉之感。作品原文 淡黄柳¹·咏柳 三眠²未歇,乍到秋时节。一树料阳蝉更咽,曾绾灞陵³离别。絮己为萍风卷叶,...
标题淡黄柳 作者姜夔 年代宋 内容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 强摧酒、小桥宅。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免费 注释【注释】: 原序: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
淡黄柳姜夔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作者: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译文:我居住在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街巷荒凉少人,与江左不同。...
《淡黄柳》(姜夔)全诗翻译赏析 淡黄柳 姜夔 系列: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淡黄柳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
《淡黄柳·空城晓角》是南宋词人姜夔的词作,是作者的自制曲。词通篇写景,而作者寄居他乡,伤时感世的愁怀,尽在不言之中。上片写客居异乡的感受。垂杨巷陌,马上轻寒,边城春色,举目凄凉。而眼前柳色,“鹅黄嫩绿”,却与江南相似。下片写惜春伤春情绪。清明携酒,唯怕花落春去。全词意境凄清冷隽,用语...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南宋文学家姜夔的一首绝美词作——《淡黄柳》。🌿原文欣赏: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 强摧酒、小桥宅。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淡黄柳:宋薑夔自度曲,《白石道人歌曲》入“正平调”。六十五字,前片三仄韵,后片五仄韵,以用入声韵为宜。 客居合肥:时在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 赤阑桥:红色栏杆的桥。 江左:泛指江南。 纾(shū):解除、排除,宽解。 晓角:早晨的号角声。 垂杨陌:杨柳飘拂的小巷。 恻恻:寒冷凄恻。 鹅黄:...
比如这篇《淡黄柳》,姜夔介绍这是在客居合肥之时,看见巷陌凄凉、柳色夹道“依依可怜”而写作的作品,“以纾客怀”纾解零落他乡、漂泊客居的感伤情绪。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篇“风景抒情”,从视觉上的所见切入所感所思,事实上词作描写中视觉变化、空间时间维度变化,恰巧可以用电影的运镜手法和蒙太奇表现来解读。
淡黄柳·空城晓角 宋代·姜夔 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译文及注释译文我居住在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街巷荒凉少人,与江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