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级别:海鸬鹚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同时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种群现状:海鸬鹚在中国沿海地区和附近岛屿曾经较为普遍和常见,但由于人类的干扰、环境条件的恶化,种群数量已经大大减少。根据1992年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在中国境内仅见到246只...
海鸬鹚是一种高度依赖海洋环境生活的鸟类,几乎很少能在内陆看到它们。海鸬鹚以鱼类为主要食物,它们可以潜入水中追捕猎物,下潜深度能达到二三十米。海鸬鹚数量稀少,在我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物种分类为脊索动物门、鸟纲、鲣鸟目、鸬鹚科、鸬鹚属。国内见于东部沿海地区,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区的海岛上均有分布。
海鸬鹚指名亚种(学名:Phalacrocorax pelagicus pelagicus Pallas, 1811)。在中国大陆,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为旅鸟、冬时南迁沿海一带至福建海岸、广东等地。外形特征 中等体型(70厘米)的闪光黑色鸬鹚。脸红色,与红脸鸬鹚甚似,但繁殖期冠羽较稀疏而松软,脸部红色不及额部但脸颊红色较多,幼鸟及非繁殖期...
海鸬鹚是大型水鸟,属鲣鸟目鸬鹚科,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我国沿海多省份有过记录,主要栖息在海岛或沿海地带,在山东等北方海岛上繁殖,少数繁殖种群会迁往南部温暖的海域越冬。本次在江苏省南通市发现海鸬鹚新记录,对了解其居留型及迁徙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江苏省陆栖脊椎动物名录》进一步更新,增加...
海鸬鹚,俗名为乌鹈,是鹈形目鸬鹚科动物,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海鸬鹚是典型的海上鸬鹚。体长约70厘米,体羽黑色具光泽。幼鸟及非繁殖期的鸟脸粉灰,体型略小。栖息于海岸、河口地带。主要以鱼、虾为食,兼食少量的海藻、海带、海紫菜等。随着日照市美丽海湾建设的不断深入,日照市海岸沿线珍稀野生动物...
海鸬鹚(学名:Phalacrocorax Pelagicus):俗名乌鹈。典型的海上鸬鹚。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外形特征 海鸬鹚全身羽毛呈黑色,头、颈部具有紫色光辉,其它部分有绿色光辉。在繁殖期间,头顶和枕部各有一束铜绿色的冠羽。面部和喉部的裸皮呈褐色,虹膜...
海崖上的海鸬鹚, 视频播放量 94、弹幕量 0、点赞数 3、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0、转发人数 0, 视频作者 随便拍拍Wildlife,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我们镇上最常见的国二,每个村标配一只,起猛了看到孔雀了,阿德利丑萌丑萌的“脱衣秀”,【观鸟】仙湖偶遇2只铜蓝鹟! 新年快
海鸬鹚在海上捕食时几乎无声无息。 海鸬鹚主要栖息在海岸和河口地带,主要以鱼类和虾类为食,同时也会食用少量的海藻、海带和海紫菜等。每年6月,它们进入繁殖期,每窝通常产下3到6枚卵,孵化期大约需要28天。海鸬鹚的繁殖范围从阿拉斯加到西伯利亚,以及日本。冬季时,它们会前往美国的加州、日本的南部以及中国越冬。
海鸬鹚,这种来自鲣鸟目的鸬鹚科鸬鹚属的鸟类,是典型的海上捕鱼高手。它们不仅潜水能力极强,捕鱼技巧也是一流,简直就是捕鱼界的战斗机。虽然它们有一定的飞行能力,但说实话,在陆地上行走的样子确实有点笨拙。海鸬鹚非常擅长团队合作。它们经常成群结队地围捕湖中的鱼。如果一只鸬鹚单独对付不了大鱼,它就会呼唤同伴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