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级别:海鸬鹚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同时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种群现状:海鸬鹚在中国沿海地区和附近岛屿曾经较为普遍和常见,但由于人类的干扰、环境条件的恶化,种群数量已经大大减少。根据1992年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在中国境内仅见到246只...
4月22日,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权威自然科学学术期刊《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杂志(2024年第1期)发表论文,宣布在南通发现江苏鸟类新纪录——海鸬鹚。2023年12月13日下午,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生态观测团队在南通市启东长江口(北支)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观察并拍摄到1只游禽。它通体乌黑、嘴较为细长而...
海鸬鹚是一种高度依赖海洋环境生活的鸟类,几乎很少能在内陆看到它们。海鸬鹚以鱼类为主要食物,它们可以潜入水中追捕猎物,下潜深度能达到二三十米。海鸬鹚数量稀少,在我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物种分类为脊索动物门、鸟纲、鲣鸟目、鸬鹚科、鸬鹚属。国内见于东部沿海地区,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区的海岛上均有分布。
近日,位于亚太森博(山东)浆纸有限公司木片码头附近的海面,每天都有数万只海鸬鹚飞翔戏水,场面蔚为壮观,尽显自然之美。据木片码头员工介绍,前些年极少见如此规模的海鸬鹚群,近三年数量逐渐增多。海鸬鹚,俗名为乌鹈,是鹈形目鸬鹚科动物,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海...
解析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根据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最新版本,海鸬鹚(学名:Phalacrocorax pelagicus)确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题目给出的命题要素完整(明确指定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查询对象),且存在对应法定依据,属于有效命题范畴。反馈 收藏 ...
海鸬鹚可是大型水鸟,全身羽毛都是黑色的,头和颈部有着紫色的光辉,其他部分则是绿色的。到了繁殖期,它们头顶和枕部各会长出一束铜绿色的冠羽,额部被有羽毛,肩羽和覆羽也是铜绿色的。另外,两胁各有一个大的白斑,喉部和眼周的裸露皮肤呈暗红色。面部和喉部的裸皮呈褐色,还有橙色的小突起。虹膜是绿色的,嘴细长...
海鸬鹚,这种来自鲣鸟目的鸬鹚科鸬鹚属的鸟类,是典型的海上捕鱼高手。它们不仅潜水能力极强,捕鱼技巧也是一流,简直就是捕鱼界的战斗机。虽然它们有一定的飞行能力,但说实话,在陆地上行走的样子确实有点笨拙。海鸬鹚非常擅长团队合作。它们经常成群结队地围捕湖中的鱼。如果一只鸬鹚单独对付不了大鱼,它就会呼唤同伴过来...
海鸬鹚,一种善于游泳的鸟类,原产自北美洲、亚洲和欧洲。其身姿轻盈矫健,无论是从外形,如长长的头颈、修长的身体,还是从翱翔蓝天的本领来看,都给人一种优雅与力量兼备的感觉。让人惊叹不已的是,它们不仅能在蓝天下展示雄鹰般的翼展,还能深入大海19米,长时间漂浮在水面以下去搜寻美食。这种强大的适应力使海...
海崖上的海鸬鹚, 视频播放量 94、弹幕量 0、点赞数 3、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0、转发人数 0, 视频作者 随便拍拍Wildlife,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我们镇上最常见的国二,每个村标配一只,起猛了看到孔雀了,阿德利丑萌丑萌的“脱衣秀”,【观鸟】仙湖偶遇2只铜蓝鹟! 新年快
海鸬鹚(学名:Phalacrocorax Pelagicus):俗名乌鹈。典型的海上鸬鹚。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外形特征 海鸬鹚全身羽毛呈黑色,头、颈部具有紫色光辉,其它部分有绿色光辉。在繁殖期间,头顶和枕部各有一束铜绿色的冠羽。面部和喉部的裸皮呈褐色,虹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