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不仅占据了现今吉林省的大部分,还包括了黑龙江省的大部分,辽宁省的一部分,以及朝鲜半岛北部近5个道、俄罗斯沿海州等广大地区,幅员广袤,号称“海东盛国”。渤海国地理位置在唐代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其内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下辖一百三十余县,历经229年,传承15世,人口数量达300万左右。这个国家不...
705年,唐中宗遣使招抚大祚荣;713年,唐玄宗正式册封其为“渤海郡王”,自此改国号为“渤海”,成为唐朝羁縻体制下的地方政权。此举标志着渤海国法统的确立,并开启了与中原王朝的长期互动。历史沿革:从开疆拓土到“海东盛国”1. 奠基时期(698-719年)大祚荣定都旧国(今吉林敦化),整合靺鞨各部,收容高句丽...
公元7世纪初,靺鞨族如同冉冉升起的朝阳,逐渐崛起,成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力量。698年,靺鞨族首领大祚荣果敢地建立了渤海国,开启了一个辉煌的历史篇章。渤海国不仅在政治上占据重要地位,更在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海东盛国”。一、渤海国的建立与发展:历史的转折点 渤海国的建...
渤海国,作为东亚古代历史上最新发现的以靺鞨族为主体的政治,曾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渤海国的居民包括靺鞨人、高句丽人等多个民族,政治、经济体制完全沿袭唐朝制度其全盛时期,辖区广阔,拥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享有“海东盛国”的美誉,堪称北方重要的强盛国度。进入20世纪后,考古学者在我国东北的牡丹江...
东北历史(15):东北渤海国在大海的西面,为啥叫海东盛国?东北土著民族肃慎族后裔靺鞨族建立的渤海国,被誉为海东盛国。这个国家建立于698年,亡于926年,传国15世,历时200多年。最盛时,疆域数千里,不但包括现今东北,而且连库页岛、朝鲜半岛北半部也都包含其中。熟悉东北地形的小伙伴肯定也有这样的疑惑,...
东北渤海国在大海的西面,为啥叫海东盛国? 渤海(朝鲜语:/渤海;俄语:Бoxa,(Bokhai)/Пapx3(Parche)698年一926年)是于公元698年到926年、以粟末部为主的靺鞨族君主制、多民族政权,建国者为大祚荣。[2]渤海国的前身为现今中国东北部、朝鲜半岛北部、俄罗斯东南部地区各时期的“肃慎”、“挹娄”、“沃沮”、...
历史:谁的东北亚——(三)海东盛国渤海 三、靺鞨人的海东盛国渤海 靺鞨人即肃慎的后代,南北朝时,肃慎的一支称为勿吉,靺鞨与勿吉是同一部族,只是到了南北朝末期出现靺鞨族称而逐渐取代勿吉之称。靺鞨分七部,其中粟末部和白山部离中原较近,向中原进贡频繁,563年至618年的55年间就曾进贡17次。由于距离...
不同于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东北的历史,远非一片荒芜,只是缺乏记载,并且不为传统的“中原史观”所重视罢了。近年来,随着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个在唐朝时期曾经兴盛一时的封建古国——渤海国,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说,渤海国是当时东北亚地区最为强大的民族政权,有“海东盛国”之称。渤海国原名“靺鞨国...
建章访问渤海国。可以说唐与渤海国之间的联系是远超其余诸国的,而渤海国对中原文化的学习和吸收,也开始令其自身进行蜕变,并最终奠定“海东盛国”的荣耀。在这点上我们从 20 世纪出土的渤海国文物中,亦可窥见当时整个渤海国从游牧到农耕的变化。例如,1964 年,中朝联合考古队对六顶山渤海王室贵族墓地和渤海上京...
作为区域性的古代地方政权,在大国之间的博弈之中,必然会选择性的依附强国,来谋求自身的安稳发展。但随着唐王朝的衰落,这个逐渐失去依靠的海东盛国终究在内忧外患之中走向灭亡。|渤海国的诞生 渤海国的缔造者大祚荣,史书记载是出自依附高句丽的粟末靺鞨部。粟末靺鞨部本是公元7世纪东北地区古代民族靺鞨族(肃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