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从开疆拓土到“海东盛国”1. 奠基时期(698-719年)大祚荣定都旧国(今吉林敦化),整合靺鞨各部,收容高句丽遗民,联合黑水靺鞨,初步构建政权框架。2.扩张与鼎盛(8世纪中至9世纪)第三代王大钦茂迁都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推行全面唐化政策。至第十代王大仁秀时(818-830年),疆域北抵黑龙...
这个国家不仅占据了现今吉林省的大部分,还包括了黑龙江省的大部分,辽宁省的一部分,以及朝鲜半岛北部近5个道、俄罗斯沿海州等广大地区,幅员广袤,号称“海东盛国”。渤海国地理位置在唐代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其内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下辖一百三十余县,历经229年,传承15世,人口数量达300万左右。这个国家不...
在我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曾崛起过一个被称为“海东盛国”的地方政权——渤海国。它存续于公元7世纪末至10世纪初,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东北亚的历史天空中。建国之路:靺鞨族的崛起 渤海国是由靺鞨族粟末部建立的。靺鞨族是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长期生活在白山...
渤海国,作为东亚古代历史上最新发现的以靺鞨族为主体的政治,曾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渤海国的居民包括靺鞨人、高句丽人等多个民族,政治、经济体制完全沿袭唐朝制度其全盛时期,辖区广阔,拥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享有“海东盛国”的美誉,堪称北方重要的强盛国度。进入20世纪后,考古学者在我国东北的牡丹江...
公元7世纪初,靺鞨族如同冉冉升起的朝阳,逐渐崛起,成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力量。698年,靺鞨族首领大祚荣果敢地建立了渤海国,开启了一个辉煌的历史篇章。渤海国不仅在政治上占据重要地位,更在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海东盛国”。一、渤海国的建立与发展:历史的转折点 渤海国的...
最后,渤海国邻近日本海。后来,渤海国也发现自己在大海的西侧,但是海东盛国的称号已经叫开了,所以直至今日,我们也将渤海国称为海东盛国。对比渤海国与后来的满清,他们都是东北大国,那么满清可以入主中原,为啥渤海国没有这样的野心呢?敬请观阅明日《每日汉字》的文章。【作者:每日汉字】
渤海受封后,面积不断扩大,人口增多,与内地贸易往来频繁,经济文化水平较高,有“海东盛国”之称。 A.半坡文化是原始农耕文化,位于黄河流域,不是位于渤海地区,故A错误; B.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不是唐朝时的渤海国,故B错误; C.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后唐朝正式名...
征欧美,占据点,引作物,饱民腹。 搞工业,促文明,制枪炮,作巨舰。 万千国,尽臣服,拜中华,称共主。 一段别致的三国争霸史,且看三国豪杰如何扬威海外,将中华文明播于四方。 作者:九花大鱼所写的《海东盛国》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无弹窗推荐地址:https://www.blqukk.cc/60_60435/...
[2]渤海国在建国后受唐册封,唐王朝在黑水靺鞨居住地牡丹江流域置忽汗州,设忽汗都督府,亦称“渤海都督府”,册其首领为都督,封“渤海郡王”,史称“渤海王国”;[2]其国人自称“靺[mò]鞨[hé]”“靺鞨国”或“渤海国”[3]。中国史籍《新唐书》称之为“海东盛国”[4]。
“海东盛国”是指( )。 A渤海国 B高句丽政权 C夫余国 D契丹国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 渤海国(公元698年~公元926年),是我国唐朝时期以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的统治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渤海国疆域西到农安、长春,东到日本海,北起黑龙江、牡丹江流域,南至鸭绿江流域,被誉为“海东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