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济阴郡属兖州八郡国之一。隋又建济阴县(定陶西南),为济阴郡附郭。唐武德四年改为曹州(治今山东曹县西北),济阴郡从汉至明存在1500多年,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史记·货殖列传》:“夫自鸿沟以东,芒、砀以北,属巨野,此梁、宋也。陶、睢阳亦一都会也。昔尧作游成阳(菏泽...
而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西汉郡县辖境是按照元延、绥和之际,即公元前12——前7年的情况绘制的,因此济阴郡就被标绘为“定陶国”。 根据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人口统计,济阴郡辖区共有人口1386278人,有编户290025户。 东汉时期,济阴郡之地又有三次被改置为王国:第一次是永平十五年(72年),明帝子刘长被...
济阴国(前144年一前143年)→济阴郡(前143年-前52年)→定陶国(前52年--前49年)→济阴郡(前49年一前25年)→定陶国(前25年一前5年)→济阴郡(前5年-8年)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梁孝王刘武(汉文帝刘恒子)薨,梁国一分为五,济阴国即其中之一,为刘武子刘不识封国。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年),济阴...
曹操行军到济阴郡的定陶,就在那里安营扎寨了。这意味着,截至此刻,曹操已经成功掌控了济阴郡。袁术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带兵进了陈留。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决定反而让曹操轻松拿下了陈留和济阴两个地方。从那时起,兖州下属的八个郡国中,只有最东边的泰山郡还不在曹操手里,其他地区都已经归他管了。
北济阴郡,始置于南北朝刘宋孝武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北齐(约公元556年)废郡,约存在100余年。北济阴郡辖单父、成武、丰县(今属江苏徐州)三县,治所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同时存在济阴郡,治左城(今山东省曹县西北)。据《宋书·州郡志》载:徐州刺史,北济阴太守,孝武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升立。领...
董姓著名郡望:济阴郡 济阴郡,汉景帝时(公元前144年)从梁国分出,始为国,后改为郡,治所在定陶(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北),相当今山东省菏泽市附近,辖区南至定陶、北至濮城。 这支董姓源出董仲舒,据董氏宗亲考证,董仲舒生有八子一女,其中五子董简、八子董彰先后迁居于董仲舒为官的江都(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胶西...
历史地名> 济阴郡 ①西汉建平二年 (前5) 改定陶国置,治所在定陶县 (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东明等县地。东汉属兖州。北魏属西兖州,后移治左城 (今山东曹县西北)。北齐废。隋大业初改曹州复置济阴郡,治所在济阴县 (今山东曹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东明、...
南朝宋大明元年(457 年),侨置的济阴郡。 泰始年间,入北魏。 太建五年(573 年)十一月辛巳,入陈。 太建十一年,入北周,治昭义(在今安徽省明光市女山湖镇西),领1 个县。 东汉行政区划司隶校尉部 ▪ 河南尹 ▪ 河内郡 ▪ 河东郡 ▪ 弘农郡 ...
这一仗打完,曹操可是赚大发了。不费吹灰之力就控制了陈留郡,还顺便把济阴郡收入囊中。袁叙这个济阴太守也是个精明人,见风使舵的本事一流,面对曹操的大军也只能乖乖投降。曹操这招"趁热打铁"玩得漂亮,一场战役下来,不但赶走了袁术这个心腹大患,还把兖州的地盘给扩大了不少。这下除了泰山郡还在别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