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西汉郡县辖境是按照元延、绥和之际,即公元前12——前7年的情况绘制的,因此济阴郡就被标绘为“定陶国”。 根据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人口统计,济阴郡辖区共有人口1386278人,有编户290025户。 东汉时期,济阴郡之地又有三次被改置为王国:第一次是永平十五年(72年),明帝子刘长被...
济阴国(前144年一前143年)→济阴郡(前143年-前52年)→定陶国(前52年--前49年)→济阴郡(前49年一前25年)→定陶国(前25年一前5年)→济阴郡(前5年-8年)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梁孝王刘武(汉文帝刘恒子)薨,梁国一分为五,济阴国即其中之一,为刘武子刘不识封国。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年),济阴...
不过封丘那一仗,真的给曹操带来了大好机会。他不仅顺势把军队安顿在了陈留郡,还借着胜利的势头,瞅准时机,硬是把济阴郡也给稳稳拿下了。这个价格真的很实惠,没花多少钱。现在说说兖州的八个郡国吧,除了最东边的泰山郡是应劭在管,剩下的中间和西边那七个主要的郡国,其实都已经被曹操牢牢抓在手里了。
董姓著名郡望:济阴郡 济阴郡,汉景帝时(公元前144年)从梁国分出,始为国,后改为郡,治所在定陶(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北),相当今山东省菏泽市附近,辖区南至定陶、北至濮城。 这支董姓源出董仲舒,据董氏宗亲考证,董仲舒生有八子一女,其中五子董简、八子董彰先后迁居于董仲舒为官的江都(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胶西...
南朝宋大明元年(457 年),侨置的济阴郡。 泰始年间,入北魏。 太建五年(573 年)十一月辛巳,入陈。 太建十一年,入北周,治昭义(在今安徽省明光市女山湖镇西),领1 个县。 东汉行政区划司隶校尉部 ▪ 河南尹 ▪ 河内郡 ▪ 河东郡 ▪ 弘农郡 ...
曹操行军到济阴郡的定陶,就在那里安营扎寨了。这意味着,截至此刻,曹操已经成功掌控了济阴郡。袁术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带兵进了陈留。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决定反而让曹操轻松拿下了陈留和济阴两个地方。从那时起,兖州下属的八个郡国中,只有最东边的泰山郡还不在曹操手里,其他地区都已经归他管了。
当曹操一行人到达济阴郡的定陶地方时,他就直接在定陶城里安营扎寨了。这意味着,曹操到这会儿,已经成功拿下了济阴郡,掌握了那里的主导权。【总结】袁术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进了陈留,可他压根儿没想到,自己这么一动,反而让曹操捡了个大便宜,把陈留和济阴这两个地方都给掌控了。打那以后,兖州这边就只剩...
历史地名> 济阴郡 ①西汉建平二年 (前5) 改定陶国置,治所在定陶县 (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东明等县地。东汉属兖州。北魏属西兖州,后移治左城 (今山东曹县西北)。北齐废。隋大业初改曹州复置济阴郡,治所在济阴县 (今山东曹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东明、...
汉代时期,济阴郡的设立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景帝中元六年,即公元前144年,济阴从梁国划分出来,起初作为封国,随后在次年转变为郡治,位于现在的山东省定陶县西北,即今天的菏泽市周边地区。其管辖范围南至定陶,北至濮城。宣帝时期的甘露二年,即公元前52年,济阴更名为定陶,而哀帝建平二年,即公元...
随后,曹操驻军定陶,经营济阴数月。至此,兖州八郡之地,除东部泰山郡外,皆归曹操掌控。这场发生在建安元年的封丘之战,看似只是一场军事冲突,实则是曹操统一兖州的关键一役。他抓住时机,先发制人,不仅粉碎了袁术、金尚的联手之势,更借机将势力扩张至陈留、济阴两郡。封丘之战展现了曹操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