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下药有促进肠蠕动、刺激肠黏膜炎性充血水肿,引起不同程度腹泻的作用。部分药物还有抑菌消炎、利胆、利尿、止血、降压等作用。泻下药对西医诊为习惯性便秘、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渗出性胸膜炎,慢性肾炎和肝硬化、血吸虫病引起腹水胀满,以及精神分裂症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部分药还可用于高血压、消化道出血、口腔炎、...
泻下药也叫攻下药、润下药,民间甚至有的叫做泻药,泻下药根据草药本身药性的细微区别又分为攻下药、润下药以及峻下逐水药,例如巴豆霜、狼毒、千金子、牵牛子、商陆、京大戟、芫花、火麻仁、玄明粉、蓖麻子、番泻叶、芒硝、大黄等等,都是属于泻下药。 泻下药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药学中讲:“凡能攻积、逐水,引起腹...
凡能通利大便的药物叫做泻下药。泻下药 凡以泻下药为主而组成的方剂,叫做泻下方。由于泻下法具有攻下胃肠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驱除寄生虫等作用,故凡是胃肠实热积滞、燥屎内结,以及体内蓄水、冷积虫积病邪结聚于里的实证而正气未虚者,均可以使用下法。根据病情轻重,泻下作用有不同,泻下法又分为...
泻下药(purgatives),以滑利大肠、通利大便、引起腹泻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 功用 此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通利大便,以清除胃肠积滞燥屎及其他有害物质;或清热泻火,使热毒火毒通过泻下得到缓解;或逐水退肿、化饮涤痰,使水湿痰饮从大小便排出。部分泻下药兼有清利湿热、消积导滞、破血逐瘀、...
泻下药根据作用强弱的不同,分成攻下药、润下药、峻下逐水药。 攻下药是泻下作用最强的泻下药,具有泻下攻积的作用。最具代表意义的药物是大黄,大黄常用于治疗积滞便秘,代表方剂是大承气汤。此外虎杖、芒硝、番泻叶、芦荟等都属攻下药的范畴。 润下药是相对而言比较平和的泻下药,通过润滑大肠的方式来排泄,在促进...
峻下逐水药 1.甘遂,苦,甘,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有泻下逐水,消肿散结之功,本品有效成分不溶于水,宜入丸散,每次0.5~1克,醋制可减低毒性,外用适量生用。反甘草。 2.大戟,苦,辛,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有泻下逐饮,消肿散结之功,1.5~3...
泻下药-峻下逐水药 功效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主治 1.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 2.风痰癫痫 3.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 甘遂的有效成分难溶于水,因此不入煎剂,多入丸剂、散剂,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0.5~1.5克。本品有毒,内服宜使用经过炮制的醋甘遂,以减轻毒性。外用适量,生用,研末调和...
1、泻下药可因其性能可分为攻下、润下、峻下逐水三类不同药物,在应用上各有一定的适应症,必须根据病情 选用适当药物进行治疗,否则病重药轻,不能奏效,病轻药重,又易伤正。 2、泻下药每因兼夹病症而配合其它药物同用,如里实兼有表症者,可与解表药配合应用,采用表里双解的治 ...
泻下药的概念 能够泻下通便,排除积滞,祛逐水饮,通腑泻热的中药称为泻下药。 分类: •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 • 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 • 峻下逐水药---巴豆、芫花、牵牛子 证的认识 中医:里实证 现代医学:便秘,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胸膜炎,肝硬化,腹水,急性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