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为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悬桥,是四川内地通往康巴藏区的重要通道。小学语文课本里耳熟能详的飞夺泸定桥的故事,而如今你可以亲自感受它的惊险。泸定桥桥面是用铁索和木板搭建的,游客可以站在桥上,感受湍急的河水从脚下奔涌,回忆当年的革命先烈在这里冲锋。走完泸定桥后还可以去桥头的陈列馆,参观当年...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为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悬桥,是四川内地通往康巴藏区的重要通道。小学语文课本里耳熟能详的飞夺泸定桥的故事,而如今你可以亲自感受它的惊险。泸定桥桥面是用铁索和木板搭建的,游客可以站在桥上,感受湍急的河水从脚下奔涌,回忆当年的革命先烈在这里冲锋。走完泸定桥后还可以去桥头的陈列馆,参观当年...
具体展开来说,是用在打造一个个“铁环”上了。因为如果你亲身去泸定桥走一走,会发现泸定桥上的13根粗如碗口的铁链,其中4根铁链用于组成泸定桥的护栏,左右两边平均分各两根,固定在桥台里十分牢固;剩余的9根铁链用于组建桥底,这也是泸定桥的主体部分。工人们将木板铺设在桥底的底链上,这样就可以形成可供行...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斗。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长征先头部队红1军团第1师第1团一部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后,蒋介石急调川军2个旅增援泸定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迅速渡过大渡河,挫败国民党军前后夹击红军的企图,决定红1军团第1师及干部团由安顺场继续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
泸定桥,又名大渡桥,是甘孜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一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为泸定桥风景区的主要文物景观。 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 到今年,泸定桥已投入使用314年,是我国著名的古桥之一。
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后,被迫转向战略性的长征。1935年5月,他们陷入了绝境,被国民党军队层层包围。大渡河成为了他们面前的天然屏障,要想突破重围,必须夺取泸定桥。泸定桥,一座古老而坚固的吊桥,成为了红军的希望所系。大渡河两岸险峻,其他地方难以渡河,唯有夺取泸定桥,红军才能开辟生路,逃离困境。5...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是一座悬空架在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大渡河是金沙江的上游,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河流之一,河水湍急,河宽数百米,河道两岸是陡峭的峡谷,桥身离水面有好几丈高,两侧是峭壁。泸定桥是连接四川和西藏的重要通道,也是茶马古道上的交通要冲。自宋代起,这里就是古...
1965年,彭德怀重访大渡河,他望着眼前的大渡河,心中感慨万千。此时的大渡河,水浅流缓,与当年那汹涌澎湃的景象截然不同。他不禁感叹:“若当年此处渡河,或许无需如此惨烈。”然而,即便如此,他依然坚信,即便泸定桥被毁,红军仍能突破天险。这不仅仅是对红军实力的信任,更是对红军信念和意志的高度肯定。彭德怀...
泸定桥的每条铁索都需要900多个铁环,即是说,一座桥梁至少要打造一万多个铁环,总重量高达40吨,如此大的钢铁需求,他们要如何解决呢?在经过一番探查之后,一名地方官忽然想到了荥经县。此县距离他们选定的桥梁建造地只有100多里路,并且最重要的是,这个县城盛产铁矿。城内也有众多手艺精湛的铁匠。在官员的号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