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发源于黄河、洛水流域,原称“河洛语”,闽南语曾是中国商朝、唐朝和北宋时期的官方语言。为了躲避战乱,中原固始(今河南固始县)的汉人分别在西晋时期、唐朝和北宋末年分三次大规模南迁至福建闽南,这样也就把河洛语带到福建,河洛话也因此俗称闽南话,闽南以外的闽南语则是后来闽南人向外迁徙形成的结果。闽南人是晋...
河洛话是古代黄河、洛水(河南一带)的语言,也就是古代的河南话,又称河洛古语。 起源与分布: 河洛话的源头在中原河南洛阳地区(黄河、洛水流域)。 现主要分布于福建闽南地区、闽东北及浙江东南地区、广东潮汕地区、海陆丰地区、雷州半岛、茂名电白区、阳江市阳西县部分地区、台湾地区及海外华人聚居区。 语言特点: 这些...
1. 河洛话,又称闽南语,是古代汉语的一种方言。2. 闽南话使用人数估计在6000万左右,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的厦门、泉州、漳州等地,以及台湾大部分地区。3. 在福建,河洛话的分布地区包括三明的大田、尤溪,以及西部的龙岩、漳平等市县。4. 台湾地区,河洛话的使用人口近3000万,遍布台北、台中、台南、...
河洛话在中原消失是因为元朝禁止。闽南话又称河洛话。河洛话,是古代黄河、洛水(河南一带)语言。所谓河洛,是指河南的黄河和洛水之间。河洛话是原汉族人的国语,全汉族人都在讲的河洛话,后来因为元朝,元朝禁止了汉族人讲河洛话,从此河洛话在中原消失。原中原人南下福建地区,重新建立了一个有中原文...
古代有洛阳人洛阳话这类概念,却从未有过什么河洛人河洛话这种东西。问十个河南人,十个都没听过河洛人这个词。在河南只有一个小镇叫河洛镇,从古至今从没什么影响力,历史记录最多的名词就“洛阳”,根本就没有“河洛”这个词。“河洛”就是福建方言“HALO”的一个音译词。把“HALO”与“河图洛书”联系在一起更...
单就闽方言讲,又分成闽海方言群和闽中方言群,而闽海方言群又有闽东方言区、莆田方言区和闽南方言区之别。因为这些方言与中原有着密切的乡土关系,也就是说,福建方言是从中原带来的古汉语,所以福建方言又被说成是河洛话。特别要提到,福建方言中的闽南话,其流行地区大大超过福建范围,台湾省的大部分地区、浙江省...
客家人一直叫咱HO LO人,无管是台湾说的“河洛话”亦是广东海陆丰说的“福佬话”实质顶拢是客家话“HO LO话”的翻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6-22 15:38 回复 風之儲君 核心吧友 7 古时候叫河洛话。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4-06-22 17:51 收起回复 淦...
潮州话作为中国广东省潮州市的地方语言,源自于其发音和语调与河南洛阳话的相似性,因此也被称为河洛话。在中国古代,洛阳作为政治、文化和经济的重要中心,吸引了来自各地的人才和商人。其中,许多来自洛阳的人选择在潮州定居,并带来了他们的语言和文化。这种文化迁移导致了潮州话中的一些词汇和语法结构与...
河洛话——精选推荐 河洛话 河洛话源头在中原河洛地区(黄河、洛⽔流域),现主要分布与闽南地区、潮汕地区和台湾省及海外华⼈聚居区。今天这些⽅⾔还神奇般保留⼤量隋唐以前中原古汉语的⾯⽬,堪称古汉语的“活化⽯”,能启开古⾳和韵律的宝库,因⽽引起中外学者的普遍重视。闽南话⼜称河洛话,...
是的,河洛语是唐宋之前中国的通用语。闽南话来自中原河洛地区,又称河洛语,堪称古代中国的普通话。闽南话是泉、漳、厦、台等地闽南族群的母语,当然广义携孙上潮汕话也应该被归到同一语系中。"离乡不离腔",谨守祖训,和先辈中原河洛人把中原语言带到闽地一样,闽南人移居到哪里就把闽南话带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