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渎[hù dú] hùdú 沪渎 简体沪渎 繁体滬瀆 拼音hù dú 注音ㄏㄨˋㄉㄨˊ 沪渎的意思 1.古水名。指吴淞江下游近海处一段(今黄浦江下游)。因当地人民用“沪”在江海之滨捕鱼为业而得名。 3.见“沪渎垒”。 沪渎 引证解释 ⒈ 古水名。指 吴淞江 下游近海处一段(今 黄浦江 下游)。因当地人民用“沪...
【沪渎】的意思是:沪渎hù dú 1. 古水名。指吴淞江下游近海处一段(今黄浦江下游)。因当地人民用「沪」在江海之滨捕鱼为业而得名。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 ●唐陆广微《吴地记》:「﹝昆山县﹞东南一百九十里,...
📚所以人们便将到处插有“沪”的、又被称作“渎”的淞江口一带称为“沪渎”。而这一带正是上海所在地,所以“沪渎”也成了上海的代称。📚在《苏州府志》中记载的吴郡石像碑上说:“晋建兴元年,癸酉之岁,吴郡娄县界,淞江之下,号曰沪渎。此处有居人,以渔者为业。”后来又将“沪渎”简称为“沪”。📚沪...
沪渎 《沪渎》 更新时间:2023-07-05 03:17:27 词语沪渎 拼音hù dú 书写沪渎 解释 1.古水名。指吴淞江下游近海处一段(今黄浦江下游)。因当地人民用"沪"在江海之滨捕鱼为业而得名。 2.见"沪渎垒"。
古时,沪渎作为一条重要的水道,指的是吴淞江下游接近海边的一段(现今的黄浦江下游)。由于当地居民习惯使用“沪”这一捕鱼工具,在江海边捕鱼,因此这个地方被命名为沪渎。在南朝时期,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德行》中记载了一位名叫袁府君的人物,他在即将被征召入伍时,仅拥有一些焦饭,便带着这些食物...
【导读】6月15日,文汇讲堂169-3期《春申君与“华亭”“沪渎”——春秋战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上海地域变迁史》,由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田兆元主讲,安徽省文史馆馆员翁飞对话,上海交大文科资深教授叶舒宪点评。文汇报社、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联合主办,中国文物学会文化遗产传播专委会协办。上报集团...
汉语词典> 沪渎 古称吴淞江下游近海处一段为沪渎,因当地人民用“扈”(就是现在的“簖”)在江海之滨捕鱼为业而得名。始见于西晋,所指约当今上海市西旧青浦镇一带的古吴淞江。后世江身由于长江三角洲的扩张而逐渐东展,沪渎一名遂移指今上海市市区内的吴淞江。
沪渎村是东晋咸和年间设立的地名。地名含义 约建于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年)。根据谭其骧研究认为沪渎垒故址的真正所在地可确定在今旧青浦之西,《吴郡图经续记》中称“青龙镇旁有沪渎村”,《方舆纪要》引旧志“今青浦县青龙镇西有沪渎村”之地,符合古代海岸发展情况,方为确当。历史沿革 2004年区政协编的...
沪渎,古水名,指吴淞江下游近海处一段(今黄浦江下游)。因当地人民用“沪”(捕鱼的竹栅)在江海之滨捕鱼为业而得名。六朝时所指为今青浦县东北旧青浦一带的古吴淞江。东晋时在此筑垒称沪渎垒,故址在宋代坍陷江中。2.见"沪渎垒"。上海市的简称,境内的吴松江下流古称"沪渎"而得名。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