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渎的意思 沪渎含义解释 沪渎[ hù dú ] ⒈ 古水名。指吴淞江下游近海处一段(今黄浦江下游)。因当地人民用“沪”在江海之滨捕鱼为业而得名。 ⒉ 见“沪渎垒”。 什么是沪渎引证解释 ⒈ 古水名。指 吴淞江 下游近海处一段(今 黄浦江 下游)。因当地人民用“沪”在江海之滨捕鱼为业而得名。
【沪渎】是什么意思? 【沪渎】的意思是:沪渎hù dú 1. 古水名。指吴淞江下游近海处一段(今黄浦江下游)。因当地人民用「沪」在江海之滨捕鱼为业而得名。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 ●唐陆广微《吴地记》:「﹝...
古时,沪渎作为一条重要的水道,指的是吴淞江下游接近海边的一段(现今的黄浦江下游)。由于当地居民习惯使用“沪”这一捕鱼工具,在江海边捕鱼,因此这个地方被命名为沪渎。在南朝时期,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德行》中记载了一位名叫袁府君的人物,他在即将被征召入伍时,仅拥有一些焦饭,便带着这些食物...
沪渎 汉语词典> 沪渎 古称吴淞江下游近海处一段为沪渎,因当地人民用“扈”(就是现在的“簖”)在江海之滨捕鱼为业而得名。始见于西晋,所指约当今上海市西旧青浦镇一带的古吴淞江。后世江身由于长江三角洲的扩张而逐渐东展,沪渎一名遂移指今上海市市区内的吴淞江。
沪渎垒的意思 沪渎垒含义解释 沪渎垒 [ hù dú lěi ] ⒈ 古垒名。为东晋虞潭、袁山松先后所筑。故址在今上海市旧青浦镇西,宋代已沦入江中。 什么是沪渎垒引证解释 ⒈ 古垒名。为 东晋 虞潭、袁山松 先后所筑。故址在今 上海市 旧 青浦镇 西, 宋 代已沦入江中。
〔沪渎〕古代称松江的下游,在今中国上海市。 ◎ 中国上海市的别称(相传境内的吴淞江就是古代的“沪渎”,因而得名)。 渎 读音:dòu,dú [dòu,dú] 水沟,小渠,亦泛指河川:沟渎。四渎(古代对中国“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的合称)。◎ 轻慢,对人不恭敬:亵渎。渎职。烦渎。
古垒名,名为沪渎垒,是东晋时期虞潭和袁山松相继修建的防御设施。根据《晋书·虞潭传》记载,虞潭修建沪渎垒以防止海上盗寇侵袭,民众因此获益。《晋书·孙恩传》中提到,吴国内史袁山松也在沪渎垒的基础上,沿海修筑以防范孙恩的进攻。沪渎垒在宋代时已经沉入江中,仅留下遗迹。清末诗人吴伟业在其作品《...
沪渎村是东晋咸和年间设立的地名。地名含义 约建于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年)。根据谭其骧研究认为沪渎垒故址的真正所在地可确定在今旧青浦之西,《吴郡图经续记》中称“青龙镇旁有沪渎村”,《方舆纪要》引旧志“今青浦县青龙镇西有沪渎村”之地,符合古代海岸发展情况,方为确当。历史沿革 2004年区政协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