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沙漠蝗(学名:Schistorca Gregoria)是蝗总科沙漠蝗属下的一种短脚昆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徒性害虫。沙漠蝗为适应沙漠严酷的生存条件会进行生态相的突变,即由散居变为群居。散居状态下的沙漠蝗,不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群居状态下的沙漠蝗,可形成大规模...
沙漠蝗属(学名:Schistocerca)是属于刺胸蝗亚科下的一个属。 沙漠蝗虫(学名:Schistocerca gregaria)是蝗虫科一种栖息在沙漠,活动有周期性的短角蝗虫。它们主要分布在非洲、整个西亚,并延伸到南亚的部分地区。在族群激增的年份,它们可能会扩展到西班牙西部的部分地区。沙漠蝗虫的身体形态呈现出周期性变化,并且可以...
2019年沙漠蝗爆发,导致东非2000多万人陷入粮食危机,影响全球10%的高粱供应,同时造成巴基斯坦小麦减产、印度555万亩农田受损。 据统计,沙漠蝗成虫种群每天可飞行150公里,4000万头沙漠蝗大军一天可吃掉3.5万人一天的口粮,严重危害非洲、亚洲以及中东地区等60多个国家、29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关小妹 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详细...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沙漠蝗全球预警,大家非常关心沙漠蝗会不会飞到我国,对农业生产会不会造成危害?3月5日,农业农村部回应表示,沙漠蝗迁飞入侵我国的几率很小。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 潘文博:农业农村部蝗灾防治指挥部多次组织专家会商,分析沙漠蝗入侵危害我国的可能性。专家分析认为,沙漠蝗迁飞入侵...
沙漠蝗虫(学名:Schistocerca gregaria)是蝗虫科沙漠蝗属的一种昆虫。在大部分时间里,沙漠中稀少的植被只能维持少数沙漠蝗虫的生命。它们最好的方式是各自分散生活。当集中了大量雨水,植物骤然生长,于是以此为食的蝗虫也随之大量繁殖,数量骤增,它们的行为方式也从个体(散居)昆虫转变为群体(群居)昆虫。昆虫通常无害,...
近日,沙漠蝗在东非及西亚罕见暴发,多国宣布进入应对紧急状态。联合国粮农组织宣布若到6月蝗灾得不到控制,蝗虫数量或再增500倍。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网友关注。沙漠蝗为何而来?会否波及中国?该如何治理?▲沙漠蝗虫群入侵非洲之角。来源:中新视频 沙漠蝗为何而来?2005年,牛津大学的史蒂芬·辛普森通过研究发现:每...
中新网3月9日电 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国家林草局近日印发《沙漠蝗及国内蝗虫监测防控预案》(以下简称“预案”)指出,总体目标是“两个努力确保”,努力确保境外沙漠蝗不迁入造成危害,努力确保国内蝗虫不暴发成灾,全力夺取小康之年粮食丰收,有效保障生态安全。
联合国粮农组织称,每只沙漠蝗每天吃掉的食物相当于其自身体重,而一个沙漠蝗虫群,每平方公里大约有4000万只蝗虫,也就是说,一个这样的蝗虫群一天可以吃掉3.5万人的口粮。防治蝗灾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持续“监测”,追踪蝗虫踪迹,在蝗虫孵化出来、数量快速增长之前尽早控制。1960年各国开始引入蝗虫监测系统之后,全球...
若蝗群继续向东迁飞且跨越那加丘陵-若开山脉进入缅甸,极有可能侵入我国云南为害,农业、林草部门应加强防范。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20年沙漠蝗相关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称,沙漠蝗已从东非蔓延至印度和巴基斯坦,我国也面临着沙漠蝗侵入的风险。 据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判断,...
未来两月,亚丁湾和红海沿岸地区沙漠蝗数量将聚集增多|2025年第01期(总64期)亚非沙漠蝗灾情遥感监测预警与评估报告 2025年1月31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黄文江研究员、董莹莹副研究员领导的植被遥感机理与病虫害应用团队发布2025年第01期(总第64期)亚非沙漠蝗灾情监测与评估报告(中英文版)。中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