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沙漠蝗(学名:Schistorca Gregoria)是蝗总科沙漠蝗属下的一种短脚昆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徒性害虫。沙漠蝗为适应沙漠严酷的生存条件会进行生态相的突变,即由散居变为群居。散居状态下的沙漠蝗,不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群居状态下的沙漠蝗,可形成大规模...
沙漠蝗主要分布在北非、西亚和南亚的炎热沙漠地带,在合适的天气条件下,就会导致蝗虫数量大量增加。蝗虫喜欢在湿润、植被稀疏的土地产卵,而干旱又会导致虫卵易于孵化,有所谓“旱极而蝗”。2019年12月以来,非洲东北部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等地区爆发了十分严重的沙漠蝗虫灾害,源头可追溯到2018年发生在阿拉伯半岛南...
沙漠蝗属(学名:Schistocerca)是属于刺胸蝗亚科下的一个属。 沙漠蝗虫(学名:Schistocerca gregaria)是蝗虫科一种栖息在沙漠,活动有周期性的短角蝗虫。它们主要分布在非洲、整个西亚,并延伸到南亚的部分地区。在族群激增的年份,它们可能会扩展到西班牙西部的部分地区。沙漠蝗虫的身体形态呈现出周期性变化,并且可以...
沙漠蝗的生命周期一般为3-5个月,分为3个阶段,卵—幼虫—成虫。 沙漠蝗的生命周期 卵(2周)经过2周及以上的时间,蝗卵吸收土壤的水分,孵化成1龄幼虫。 沙漠蝗产卵示意图 幼虫(6周)沙漠蝗幼虫破土而出,经过6周及以上的进食成长,期间经历5次蜕皮变成具有飞行能力的成虫。 ...
沙漠蝗虫(学名:Schistocerca gregaria)是蝗虫科沙漠蝗属的一种昆虫。在大部分时间里,沙漠中稀少的植被只能维持少数沙漠蝗虫的生命。它们最好的方式是各自分散生活。当集中了大量雨水,植物骤然生长,于是以此为食的蝗虫也随之大量繁殖,数量骤增,它们的行为方式也从个体(散居)昆虫转变为群体(群居)昆虫。昆虫通常无害,...
中新网3月9日电 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国家林草局近日印发《沙漠蝗及国内蝗虫监测防控预案》(以下简称“预案”)指出,总体目标是“两个努力确保”,努力确保境外沙漠蝗不迁入造成危害,努力确保国内蝗虫不暴发成灾,全力夺取小康之年粮食丰收,有效保障生态安全。
沙漠蝗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之一,在一定条件刺激作用下,此类蝗虫形成的密度大,流动性强的群体,且具长距离迁徙和快速繁殖的能力,沙漠蝗给多国粮食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被认为是影响最严重的蝗虫物种之一,如下图是蝗虫的结构,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蝗虫在动物分类上面属于 动物。(2)图中的蝗...
我看到很多人推测沙漠蝗要到中国,别的不说,它们到东南亚都是问题,否则,最直接的,非洲南部的湿润区,为啥就不是沙漠蝗的泛滥区呢?因为那地方,沙漠蝗不适合生存。你瞅瞅非洲中南部多好啊,但是沙漠蝗就是不去,因为不适应。2,沙漠蝗缺乏进入中国的路线。下图是沙漠蝗的扩散图,可见,他们在进入中国的路线...
所以,永远不要妄图用嘴巴去“征服”大自然!就在去年过年期间(2019年1月28日),中科院学者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文章中明确表明,群居蝗虫的体内很可能含有剧毒物质(氢氰酸),而沙漠蝗就是群居蝗虫的一种。该文章显示,群居蝗虫可以产生一种毒素用于防御天敌,群居蝗虫(学名Gregarious locusts)在高密度的刺激下将...
沙漠蝗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沙漠蝗灾大约每10~12年暴发一次。当雨量充沛时,沙漠蝗数量会迅速增长,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理,蝗虫种群数量和规模持续增加,最终导致蝗灾暴发,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沙漠蝗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通过标记重捕法调查蝗蝻数量进而预测种群变化趋势 B. 沙漠蝗成灾时的种群数量,即代表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