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联名上奏,列举汪直十一条罪状,请求宪宗罢免他。然而,宪宗并未因此惩罚汪直,反而发怒说,一个内侍小人,不足以动摇天下。虽然,最终汪直还是被口头训斥,甚至再次被派去御马监任职,但实际上他被没有失去皇帝的荣宠,这只不过是宪宗为了安抚群臣的一个手段罢了。很快,汪直就恢复原职。他的势力不仅没有受到削...
就这样,因为“工作太出色”,汪直仅仅当了四个月的厂公就下岗了。但很显然,明宪宗对汪直很满意。仅过了一个月,御史戴缙、王亿上书说:汪直的功劳太大了,应该发扬光大,还应该被万世效仿,之前又有人想替杨晔报仇,故意陷害汪直。小朱大喜:太对了,既然你们这么说,朕就应了,恢复西厂,汪直官复原职。于是...
而此时让朝中大臣两股战战的西厂提督,汪直不过是16岁的少年,在他进宫的十年后。汪直上位,不管什么身份,只要触碰了法律,就一定会法办到底,绝不徇私,而汪直这样得罪人的行为,却被朱见深喜欢。而汪直能够如此风光,就是对朱见深绝对忠诚,知无不言。所以,汪直的成功,就是抱对了大腿。在后宫之中,抱紧了万...
汪直为表现自己的忠心和尽职,经常微服私行,把一些有的没的街谈巷议、官民举动,一股脑都汇报给宪宗。汪直如此尽忠尽职,正好迎合了明宪宗的心理,因此,宪宗对汪直的好感倍增,也越来越信任他。成化十三年(1477年),明宪宗干脆成立了一个新的内廷机构--西厂,统领人选了汪直。宪宗成立西厂,主要目的在于扩大监控的...
汪直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半年之内就取得了很多“情报”,而宫外的人大多对他并不防备。这就是明朝时期东厂的由来,它是一个重要的情报机构,为皇帝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明宪宗成化十三年正月,看中了汪直的办事能力,于是设立了一个新的特务机构西厂,以便与东厂相区分,由汪直担任提督。西厂最初拥有约一百名成员,全部...
汪直,又名王直,号五峰,是安徽歙县,自称五峰船王。在历史上汪直的评价由过去认为是大海盗,是官方正史里的确定的大倭寇并与日本人勾结的大汉奸。而现在却认为汪直是大英雄。就汪直本身而言,从来没有袭击过东南沿海,甚至帮助明军消灭海盗。如果汪直生活在唐宋时期,汪直无疑就是一个大商人,甚至可以做官。就是...
汪直不负圣恩,将搜罗到的信息上报给宪宗,使得他不仅执掌西厂,还能够随便出入宫廷内外,将自己所得到了信息全部上报给宪宗,“广刺督责,大政小事,方言巷语,悉采以闻”。有了宪宗的支持,汪直的地位可谓是水涨船高,而汪直能之所以能够受到宪宗的信任,全要得益于他远超同僚的能力。二、捕风捉影,宠幸不衰 ...
汪直,这位被称为“大明海盗王”的传奇人物,在明朝时期,汪直不仅在东海风云中崛起,更是跨越海洋,来到日本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自封为王。然而,这一辉煌的盛景背后,却隐藏着怎样的风云变幻?汪直的政权为何在短暂的光辉后,迅速陷入惨淡落幕?他在日本建立政权的梦想,如何被现实的无情挤压和历史的洪流所击溃?这段...
从此以后,明朝的倭寇之患愈演愈烈,大明王朝也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而在海对面的日本,却以纪念为由,为汪直竖起了铜像。汪直到底是何方人士?竟有如此大的能量呢?我们还得先从倭寇之患说起,倭寇,大家都很熟悉,无非就是来自于日本的海盗。由于日本古称倭国,而喔字又和日本的和字发音相似,所以日本民族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