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联名上奏,列举汪直十一条罪状,请求宪宗罢免他。然而,宪宗并未因此惩罚汪直,反而发怒说,一个内侍小人,不足以动摇天下。虽然,最终汪直还是被口头训斥,甚至再次被派去御马监任职,但实际上他被没有失去皇帝的荣宠,这只不过是宪宗为了安抚群臣的一个手段罢了。很快,汪直就恢复原职。他的势力不仅没有受到削...
就这样,因为“工作太出色”,汪直仅仅当了四个月的厂公就下岗了。但很显然,明宪宗对汪直很满意。仅过了一个月,御史戴缙、王亿上书说:汪直的功劳太大了,应该发扬光大,还应该被万世效仿,之前又有人想替杨晔报仇,故意陷害汪直。小朱大喜:太对了,既然你们这么说,朕就应了,恢复西厂,汪直官复原职。于是...
汪直看到皇帝对自己的“袒护”,更加肆无忌惮。据《明史·汪直传》记载,汪直的手下遍布全国,连王府和民间的琐事都掌握得清清楚楚,严重扰乱了民情。每次汪直出行,都带大批随从,连公卿见到他都得避道。兵部尚书项忠对汪直的行为极为不满,当众拒绝给汪直让道。汪直竟对项忠无礼相待。项忠身为六部尚书,九卿之一...
汪直的恶行再次引发了朝臣共愤,一股弹劾之风再次刮起。同时东厂太监尚铭与汪直也有过节,乘着汪直出征时,他把汪直的私下言行都汇报给了宪宗,包括汪直与王越等人相互勾结所做的荒唐事情,也都揭发了出来。此后,宪宗对汪直开始有所防备,并逐渐疏远他。最后导致汪直下台的事,据说与一出戏有关,戏的内容就是向宪...
汪直并不是自愿入宫成为太监的,在汪直六岁的时候,广西瑶族发生了叛变,被镇压后,俘虏被强制宫刑,而后送到了宫中,成为了太监。所以在汪直六岁的时候,就进宫当太监了。此时大明朝,当家做主的皇帝是朱见深。朱见深是一个倒霉的孩子,他有一个当皇帝的爹,和当皇帝的叔叔,在权利更迭之中,朱见深的日子,过的那...
汪直不负圣恩,将搜罗到的信息上报给宪宗,使得他不仅执掌西厂,还能够随便出入宫廷内外,将自己所得到了信息全部上报给宪宗,“广刺督责,大政小事,方言巷语,悉采以闻”。有了宪宗的支持,汪直的地位可谓是水涨船高,而汪直能之所以能够受到宪宗的信任,全要得益于他远超同僚的能力。二、捕风捉影,宠幸不衰 ...
汪直,这位被称为“大明海盗王”的传奇人物,在明朝时期,汪直不仅在东海风云中崛起,更是跨越海洋,来到日本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自封为王。然而,这一辉煌的盛景背后,却隐藏着怎样的风云变幻?汪直的政权为何在短暂的光辉后,迅速陷入惨淡落幕?他在日本建立政权的梦想,如何被现实的无情挤压和历史的洪流所击溃?这段...
汪直(15世纪-1487年),是明朝成化年间的宦官,广西桂平西北大藤峡人,瑶族。成化三年(1467年),以幼童身份被俘进宫,襄城伯李瑾、尚书程信督师招讨南蛮,汪直被俘获,带至京师,经阉割后分赠王候。汪直初为宪宗宠妃万贵妃身边的小内侍,后被委派伺察刺事而受到信任。
汪直的双重遗产 汪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从事走私活动,也曾协助官兵剿灭倭寇,甚至在死前表明自己是为国捍边,不是党贼。他在一些人眼中是逆贼,但在另一些人看来,他是一位枭雄。至今,日本长崎的松浦史料博物馆仍立有汪直的雕像,这表明他在日本人心中仍然是值得纪念的人物。汪直的遗产 汪直的生平故事...
结果被汪直发觉,并关进西厂严刑拷打,最终牵连多位大臣,一时之间,西厂“权宠赫奕,都人侧目”。而杨晔案,其实很具有挑战性,因为杨家世代高官,势力盘根错节,很难撼动。而汪直对杨晔下手,实际上是对明朝文官集团的挑衅,而这桩案件,也正式触碰到了文官集团的利益,因此,文官集团开始了他们的反击。五月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