瀹川汪村,地处歙南瀹源。据《歙县地名录》记载:“瀹川汪村,以居民姓氏命名,1966年,取名向阳大队,后沿用其名”。今属坑口乡瀹潭村。面积约3平方公里。下辖2村民小组(原辖8个村民组)。2012年底,农业户212户,农业人口638人,其中,男260人,女378人。多为汉族。距坑口乡所在地5公里,距县城20公里。宋...
汪村位于绩溪县瀛洲镇,距县城约8公里,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据汪氏族谱记载,汪氏40世祖汪叔举于南朝齐武帝年间辞官,定居汪村。2019年入选省级传统村落。 据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汪氏世守谱》记载,明代龙川副都御使胡宗明为汪氏旧谱作序中写有:...
汪村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依山傍水而建,村内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古道,沿着溪流蜿蜒延伸。村内的小巷错综复杂,房屋排列得密密麻麻,仿佛是一座迷宫。汪村的四周山峦叠嶂,绿意盎然,空气清新得让人忍不住深呼吸。这里没有喧嚣的汽笛声,没有工厂的轰鸣声,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和潺潺的水流声,仿佛是一个天然氧吧。汪村的...
歙县汪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坑口乡,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这个村落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历史背景: 汪村是一个以汪姓为主的村落,据《歙县地名录》记载,汪村的名字来源于居民的姓氏。据《汪氏族谱》和《汪氏通宗世谱》记载,汪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绍兴十八年(...
汪村村地处休宁西南边陲,距县城66公里,与齐云山、西递宏村风景名胜区相距54公里;与江西瑶里风景区相隔37公里,是汪村镇政治、经济、文化、物流中心。自然条件 汪村村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群峰竞秀,绿水环绕,林木葱郁,山脉和河川盆地相间分布,全年降水量1777mm,主要降水集中在早春和梅雨...
汪村镇,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地处休宁县西南部,东与溪口镇、板桥乡为邻,南与江西省婺源县陀川乡毗邻,西接流口镇、鹤城乡,北与祁门县凫峰乡交界,行政区域面积167.6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汪村镇户籍人口为10807人。清代时期,属虞芮乡三十二都;1992年3月,撤区并乡,汪村乡与冯村乡合并成立汪...
汪村位于黄山市祁门县新安镇南部,属皖赣两省交界的高塘村。它是祁门西路一座极具皖南特色的古村落。这里群山环抱、山青水秀,历史久远、民风淳朴、人杰地灵。 巍峨的仙寓山(牯牛降余脉),在皖南西部边陲形成了众多支脉。其中一支向南逶迤绵延二十多里后,形成了一座屏风一样的的环形山脉——书屋大降。汪村就坐落在书...
歙县古村落—《汪村》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坑口乡汪村,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汪村与瀹坑村相邻,居民以汪姓为主,占全村总人口的95%。据《歙县地名录》记载:“瀹川汪村,以居民姓氏命名。另据瀹川汪村《汪氏族谱》、清《汪氏通宗世谱》记载:“宋绍兴十 - 夏夜的微笑于20240
汪村,因舜溪河绕村而过,故古称舜溪。族人皆汪姓,为徽州历史上第一位伟人——汪华(汪氏44世显祖)之后裔。 隋末,汪华在古徽州建立吴国,自称吴王,保障江南歙、宣、杭、睦、婺、饶六州有功,并为国家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唐高祖颁诏封为越国公。后又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