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汪曾祺出生于江苏高邮。19岁那年考取位于昆明的西南联大中文系,师从沈从文,开始创作和发表文学作品。大学毕业后,他辗转多地。之后来到北京,当过文艺刊物的编辑,也做过京剧团的编剧,著名样板戏《沙家浜》就是他的作品。他受过诸多磨难,尝尽生活百味,1979年重新开始文学创作。汪曾祺(左)与沈从文。 ...
汪曾祺吓了一跳,赶紧解释说:“我生的不是梅毒,我从来没有···”还没解释完,针就打了。汪曾祺渐渐好了起来,他想赶紧离开,可是医生要求他留院观察。汪曾祺实在难以忍受,因为医院规定,他不能吃饭,只能吃藕粉,喝蛋花汤。对吃货汪曾祺来说,这简直比生病还难受,比疟疾还可怕。他坚决地要求出院,医生不准...
帮汪找工作,称:“我有个朋友汪曾祺,书读得很好,会画,能写好文章,在联大国文系读过四年书。现在上海教书不遂意。若你们能为想法在博物馆找一工作极好。”经沈从文介绍,汪曾祺结识了著名评论家李健吾,并通过李,与巴金相熟。
《汪曾祺文集》是199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汪曾祺。内容简介 在20世纪聊年代走上文坛,后为局势所限中止了写作的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到了20世纪80年代,怀想他年少的故乡的梦,写下许多恬淡如水的文字。他的作品清和、流逸,处在潮流之外,又有着作家自己的文学理想。他生在江苏...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被誉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端午的鸭蛋》等。 ——摘自“百度百科” 忆峥嵘岁月 1997年5月16日,作家汪曾祺先生离开了我们。人们称他为“...
汪曾祺的散文风格独特,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人性的光辉,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生活的美好。他的文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温馨和幸福。他的散文常常以平凡的事物为题材,如花鸟鱼虫、风土人情等,却能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中,发现人性的闪光点和生活的真谛。汪曾祺的散文,不仅具有...
汪曾祺全集12(书信卷) 作者汪曾祺 类别出版 / 非虚构 (还没有人评价) 《汪曾祺全集》收入迄今为止发现的汪曾祺全部文学作品以及书信、题跋等日常文书,共分12卷:小说3卷,散文3卷,戏剧2卷,谈艺2卷,诗歌及杂著1卷,书信1卷,并附年表。 每篇以最初发表的报刊版本为底本(少量未发表作品以手稿、油印本为底本),以...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被誉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端午的鸭蛋》等。1920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高邮城镇的一个旧式地主家庭。1935年秋,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考入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