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从两方面填补了当前口述汉学史的空缺:一是通过对海外汉学家的口述访谈,掌握中文和中华文化在欧洲、北美和大洋洲、拉丁美洲、中东地区、俄语地区等不同语言文化区域的研究、传播和接受轨迹,建构起完备的、全球性的中文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话语系统;二是搭建“世界汉学家口述中文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图文影像数据库”...
清初的汉学虽然起到了汉学启蒙的作用,但他们“嗜博泥古”的缺点却不容忽视。后续的发展中,需要摈弃这些弊端,汉学发展才能是健康的。所以后续的戴震及以其为首的皖派学者,则起到了扭转这一局面的作用。《孟子字义疏证》02.汉学的发展 皖派学者与吴派学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学习,互为师友的关系。吴派学者...
《欧洲早期汉学史》是200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西平。内容介绍 本书以古希腊、罗马对中国的认识为开端,从地理大发现、传教士入华着手,从认识和想象两个角度,从互动与交流的视野,梳理欧洲早期关于中国知识和形象的形成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中西文化的交流互动。作者认为互动的交流,相互的影响,共同的创造,这...
清初至晚清,汉学史发展漫谈,一文说清。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周秦时期为启蒙阶段,诸子百家快速发展,之后又演化为汉唐经学,接着随着朝代更替和宗教影响,发展成为宋明理学。汉唐经学可分为今文和古文两大流派,而理学则有程朱和陆王两支。乾隆时期,汉学、经学、史学、文字学、考古学和天文学等学术领域,几乎全都...
二十世纪早期,中亚研究之于汉学发展有着关键作用。随后,在汉学从欧洲向北美转移并逐渐转型为中国学的过程中,哈佛燕京学社对哈佛大学乃至美国的汉学和中国学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李若虹女士在哈佛燕京学社任职多年,现为学社副社长。在《从中亚古道到新大陆:哈佛汉学史话》这部文集中,她以诸多与哈佛燕京学...
《美国汉学史》是2015年3月1日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熊文华。内容简介 《列国汉学史书系:美国汉学史(套装上下册)》是“列国汉学史书系”之一,作者也是汉学书系之《荷兰汉学史》《英国汉学史》的作者。作者对美国汉学发展的漫长轨迹做了一个全面的综述。从科际整合角度扫描美国汉学,梳理了新教传教士为...
汉学史大概有两种写法。其一是描述和积累汉学史的历史资料。外国人对中国的研究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有许多可以描述的故事和业绩,目前见到的汉学史大多是这种写法。其二是将汉学研究置於所在国及其特定时代之中,联係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时代思潮诸外部因素来考察汉学。李学勤曾经呼唤过第二种写法。“我认为研究国际...
《荷兰汉学史》是列国汉学史书系之一,由熊文华著,主要内容共分四大部分,包括荷兰汉学的生成背景及其发端;荷兰汉学从精英文化到务实性研究的进程;荷兰汉学的阶段特征及汉学家往事综述等等。内容简介 《荷兰汉学史》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荷兰汉学的生成背景及其发端 一、大航海时代两个伟大文明...
汉学期刊在不同历史阶段和国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体现了特定的创刊理念与发展思路,从中可以窥探汉学期刊和汉学发展的双向互动。通过选取代表性的德国汉学期刊,考察其创办的历史与现状、影响与意义,串联汉学史的发展线索,可以呈现德国汉学的历史面貌与演进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