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以后水月观音的影响日渐扩大,成为后世观音造像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周昉画“水月观音”似是在仕女的身上添上项光、璎珞、净瓶、杨柳枝,并置身于水边岩壑之中,有水、月、竹;游戏坐,得大自在。不经意间在水月观音的一颦一笑里却能看到仕女们的影子,仿佛仕女前世是水月观音下凡来渡劫的。周昉作品的特点,...
据传白居易见到周昉所绘水月观音画像就曾写下《画水月菩萨赞》,言其“净绿水上,虚白光中。一睹其下,万缘皆空……”可想而知其之精绝。可惜周昉绘水月观音图并无存世,但其创作的水月观音样式,在五代、宋时期成为了主流,如今我们可以通过敦煌壁画里,一窥千年前的艺术风流。周昉在仕女人物画上继承和发展了...
周昉虚心接受,经过一个月的精心修改,最终使作品广受好评,被誉为当时之首。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周昉作为画家的卓越品质,更揭示了宗教美术如何与民众的需求和期望紧密相连。据说,周昉在创作时深思熟虑,“感通梦寐,示现相仪,传诸心匠”,甚至在梦中也见到了所追求的理想形象。《调琴啜茗图》与《纨扇仕女图》两...
周昉的艺术风格:从仕女画到水月观音 周昉,字仲朗,是唐代著名的画家。他的艺术风格继承并发展了张萱的仕女画,但与张萱的作品不同,周昉的画作中少了些欢愉,多了些深沉。他的代表作包括《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和《调琴啜茗图》。 仕女画的巅峰:周昉的艺术特色 🎨 周昉生活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
水月观音,佛教三十三种观音形象之一,是中国本土创作的一种新的观音样式。其得名最普遍的说法为观音作看水中之月的状态。 唐代画家周昉是创“水月观音”的第一人,影响力深远。周昉根据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的布呾洛迦山中的观自在菩萨,而“妙创水月之体”,并在各地很快流传开来,成为后世三十三观音之一。晚唐、五...
相传,最早绘画水月观音的人是唐代的画家周昉(740—800)。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录》卷十有周昉在长安胜光寺画了一幅水月观音,画中绘一转圆月把观音团团围住,周围有一片竹林,构图很接近前面的画作。
《高丽佛画水月观音图》是一幅藏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珍贵中国画。这幅画的作者周昉,是唐代的一位杰出画家,字仲朗、景玄,京兆人。他继承了吴道子的传统,成为宗教和人物画的杰出代表,尤其是水月观音的创始人。周昉虽然不爱武艺,却对画艺情有独钟,因此得以专心致志地从事艺术创作。这幅画的名字“水月”源自“水中...
水月观音是中唐著名艺术家周昉独创的一种观音造像样式,属于汉式观音系统,对晚唐五代时期的造像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周昉赞美水月观音“颇极丰姿,全法衣冠还近闾里。衣裳劲简,彩色柔丽。菩萨端严,妙创水月之体。” 水月观音为三十三观音之一,在密教中即现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之水吉祥菩萨,亦有别名“自在观音”。水月观...
水月观音的形象,最早始于中唐时期,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为周昉(约730-800)所创,「菩萨端严,妙创水月之体」。周昉所画,「掩障菩萨圆光及竹,并是刘整成色。」后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及《太平广记》均有类似记载,惟其画无传。现存最早的水月观音画,见于敦煌莫高窟《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坐像》,水月观音位于该画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