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流失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 氨挥发 主要来源于尿素或尿基复混肥料,以及一些铵基氮肥和以此为原料的复混肥料。在土壤脲酶的作用下,尿素会迅速分解为氨、二氧化碳和水。若土壤吸附和作物吸收量有限,大量氨将挥发至空气中,造成氮损失。温度升高、土壤碱性增强及微生物活性提高都会加剧氨的挥发。2. 硝态...
必要氮损失定义 必要的氮损失指在完全不摄入蛋白质的情况下,机体不可避免的消耗氮量。包括皮肤、毛发、和粘膜脱落,妇女月经期失血以及肠道菌体死亡排出等。60kg的成年男子,ONL约为3.2g氮,相当于20g蛋白质。按每kg体重计算:成年男性ONL为54mg、成年女性ONL为55mg。氮平衡定义 指在一定时间内摄入氮量与排出氮...
从进化角度分析,氮代谢的冗余设计可能是生物体应对环境变化的策略。当食物匮乏时,体内储存的蛋白质分解供能,必然伴随氮流失;当食物充足时,多余的氨基酸分解排出,避免过量积累造成毒性。现代营养学发现,必需氮损失与基础代谢率呈正相关,运动员的氮损失量通常高于静坐人群,这提示氮代谢强度可能反映机体代谢活跃程度。 关于...
一、氮损失的原因 1. 氨气挥发:在堆肥过程中,随着有机物的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氨气。如果堆肥环境的温度较高且通风不良,氨气就容易挥发到空气中,从而导致氮的损失。 2. 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在堆肥过程中,微生物会将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这个过程...
南京土壤所在“稻田土壤氮保留和氮损失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2024-10-08 分享到: 水稻作为全球近一半人口的主粮,全球种植面积超过1.55亿公顷。氮素(N)一直是限制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我国水稻氮肥年投入量630万吨,约占全球水稻氮肥用量的三分之一。稻田土壤中各氮素转化过程的速率决定了土壤氮素水平的高低...
土壤中有效氮损失的途径 土壤中有效氮的损失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氨挥发:土壤中含有氨的养分,当土壤表面存在较高的pH值或土壤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氨气时,氨会挥发成为氨气形式而流失,从而导致土壤中有效氮的损失。 2.硝酸盐淋洗:在降雨量较高的地区,降雨会将土壤中的硝酸盐溶解并随水流迁移,从而导致土壤中有效...
本文综合分析了滴灌条件下水肥管理对土壤氮流失影响的发表、被引特点、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及未来展望。近几十年来,亏缺灌溉、土壤水分分布、氮素利用效率和硝态氮淋溶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硝态氮淋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自2010年以来,...
氮损失途径 氮肥(氮)在土壤中的损失途径主要包括有: 1.反硝化损失:土壤氮通过反硝化作用形成气态氮逸出进入大气。 2.氨挥发性损失 3.硝态氮淋失:指由于降雨增强改变了土壤水分格局,增加了渗漏,促进微生物氮矿化和植物氮吸收 4.径流损失:是指降雨或灌溉时,氮素随地表径流迁移出土壤的过程。
极端潮湿年份(EWYs)气候变化引起的降水异常导致水生生态系统(Nw)大量氮损失。尽管如此,这些损失的程度和驱动因素以及有效的缓解策略仍不清楚。通过将全球数据集与成熟的作物建模和机器学习技术相结合,我们发现在历史EWY期间,Nw显著增加,从22%到56%不等。由于预计EWY的增加和氮输入的增加,这些脉冲在SSP126(SSP370)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