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施可以有效降低氮肥的损失率。 一、浅施对氮肥损失率的影响 氮肥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所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但由于各种原因,氮肥的利用率并不高,其中一部分会被流失、挥发或转化为其他形式而无法被作物吸收利用。 而浅施作为一种改进的施肥方法,可以将肥料尽量靠近作物根系区域,优化营养...
提高氮肥利用率主要采取“平均适宜施氮量法”,大面积施氮量可控制在150 ―180kg/hm2;减少氮肥损失、提高利用率的施用原则:(1)尽量避免土壤中矿质氮的过量积累;(2)充分利用作物根系对矿质氮的竞争吸收作用;(3)针对氮肥的主要损失途径采取相应的对策。主要技术简析如下: 1.氮肥适宜施用量推荐 主要可分两大类方...
氮肥在土壤中除了气态损失,还有淋失和径流损失。淋失指土壤中的氮(主要是硝酸盐),随水向下移动至根系活动层以下而造成的氮素损失。径流损失指土壤中的氮随径流或田间排水,而自土壤表面流失造成的氮素损失。它受土壤硝酸盐的含量、灌溉、降雨、土壤结构特征等因素影响,造成氮素的大量损失,还容易引发水体污染。改进...
我国化学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仅为30%-35%,氮肥的损失率可能为30%-50%。A.正确B.错误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力工具
2.高氮肥的利用率采用的措施: ①根据土壤条件、作物氮素营养特性、各种氮肥特性不同氮肥,合理分配和施用。 ②取决作物种类、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和农业技术。确定氮肥用量。 ③氮肥深施能增强土壤对NH4+的吸附作用,可以减少氨的直接挥发、随水流失以及反硝化脱氮损失。 ④氮肥与有机肥料,磷、钾肥配合施用,既可满足...
答:主要损失途径是氨的挥发、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是: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氮肥,根据土壤的供氮能力,在含氮量高的土壤少施用氮肥,质地粗的土壤要少量多次施用,减少氮的损失;根据作物营养特性和肥料性质合理分配氮肥,需氮量大得多分配,铵态氮在碱性土壤上要深施覆土,增加土壤对铵的吸...
水解前,酰胺态氮在土壤中以分子形式存在,只有约20%能被土壤吸附,因此要注意深埋以提高利用率。使用如悯农仪器等专业设备,可以准确检测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的含量,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素在土壤中的损失。
例如:一:氮肥肥效受气候条件如雨量、温度、光照强度等因素影响很大,注意好环境因素,可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二:施多、施少都不利于作物生长。有一种方法就是把氮肥施入在土下,既能提高利用率,又可引根下扎,作物才能得到正常生长。三:控氮也就是控旺,将氮肥使用时期后移,最佳时期为座果后,因为这...
主要是淋溶和固定两种途径.提高肥效途径:1.深施.施于土表以下几厘米深处,能减少氮素损失.将氮肥制成几毫米或1厘米左右大小的粒肥进行深施,其效果更佳.2.选用缓释肥.3.使用脲酶抑制剂或硝化抑制剂4.根据不同土壤质地及不同作物和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施肥.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
研究发现施入当季氮肥作物平均吸收利用为34%,35%残留在土壤,31%损失(进入水体和大气)。其中作物吸收利用和损失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东北地区的吸收比例要显著高于华北地区(47% vs. 28%),而损失比例则低于华北地区(21% vs. 34%)。东北区域氮利用效率较高的原因可能是该地区玉米产量显著高于华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