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末民本,语本孟子,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亦首言孟子,孟子在清代或今天受到极大重视,与其“君末民本”的思想有关,谭嗣同亦谈及臣,曰:“古之所谓忠,以实之谓忠也。下之事上当以实,上之待下乃不当以实乎?则忠者,共辞也,交尽之道也,岂可专责之臣下乎?……君为独夫民贼,而犹以忠事之,是辅莱也,是助...
名词解释 君末民本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正确答案: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国之所立,以为民也。国事不能无人理也,乃立君焉,故民为本而君为末。”谭嗣同继承黄宗羲等人的思想传统,又汲取西方近代民权民主观念,认为“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主,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民本君末论①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天下无有因末而累及本者,亦岂可因君而累及民哉?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②...
学外国哪些东西呢首先要“通学”,就是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其次要“通政”。从“民本君末”的理论出发,谭嗣同进一步揭露了君主专制的种种罪恶。他说,秦汉以后历代君主己失去原来由民共举、为民办事的意义,变成了欺压人民的独夫民贼,变成了把天下据为己有的窃国大盗。 他认为中国两千年...
“君末也,民本也。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赋税之取于民,所以办民事之资也。如此而事犹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译文:国君是枝叶,人民是根本。国君是给人民办事的人,大臣是帮助国君给人民办事的人。国家的赋税取之于民,这些东西
民本君末论 ①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天下无有因末而累及本者,亦岂可因君而累及民哉?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国之所立,以为民也。国事不能无人理也,乃立君焉,故民为本而君为末。”谭嗣同继承黄宗羲等人的思想传统,又汲取西方近代民权民主观念,认为“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主,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因有民而后有君”,“非君择民,而民则君”,故“君...
阅读文本,完成各题。民本君末论①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
谭嗣同又追溯古今君之别,他言“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天下无有因末而累及本者,亦岂可因君而累及民哉?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末民本,语本孟子,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亦首言孟子,孟子在清代或今天受到极大重视,与其“君末民本”的思想有关,谭嗣同亦谈及臣,曰:“古之所谓...
民本君末论 谭嗣同 ①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天下无有因末而累及本者,亦岂可因君而累及民哉?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