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每日电讯|“雷达院士”毛二可:担“国之大者”,铸国之重器 20世纪90年代初,“搞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的说法曾流行一时。雷达专业的很多毕业生纷纷流向企业。毛二可想尽一切办法留住年轻人,为雷达事业发展积蓄了力量,贮备了人才。龙腾、...
毛二可在脱靶量实验现场 “国家的需求,就是我们搞研究的动力。”用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让技术成果在国家重大需求领域做贡献,这是毛二可在数十载科研道路上一直身体力行的原则。而研制“矢量脱靶量检测系统”,成功解决脱靶量检测这一重大难题,正是他践行这一原则最有代表性的成果。什么是脱靶量?毛二可通俗解释:...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生活圈]走近中国科学家 毛二可 中国雷达信号处理领域奠基人 选集 更多 《生活圈》 20250306 《生活圈》 20250304 《生活圈》 20250303 《生活圈》 20250228 关爱口腔 不再“老掉牙” 《生活圈》 20250227 《生活圈》 20250226 《生活圈》 20250225 ...
毛二可,男,汉族,1934年1月26日出生,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人,雷达、信息处理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6年,毛二可在北京工业学院(现为北京理工大学)雷达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56年—1961年,担任北京工业学院雷达实验室主任;1961年1月—1980年,...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 1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客户端发表题为《毛二可:“自行车上的院士”与共和国“千里眼”同频协奏》的报道。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辆老旧的二八自行车,勾勒出北京理工大学校园一道熟悉的风景——虽已是耄耋之年,他仍骑行往返于实验室和住宿区之间,流连在雷达领域教学科研一线。四季轮转,...
毛二可 是我国雷达信号处理领域的 奠基人、开创者、先行者和引领者 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践行者 是党的事业矢志不渝的追求者 是我国著名的 雷达专家、学界泰斗 “我个人觉得,一个人总是要做一些事,才没有浪费自己的时间,而且要为国家不断...
毛二可,男,汉族,1934年1月26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与信息处理技术专家。他在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担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毛二可院士长期从事雷达系统及其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尤其在雷达杂波抑制和新体制雷达方面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对中国动目标显示、动目标检测技术...
毛二可:要培养高端人才,就要多为青年人创造机会。年轻人往往资历浅、成果少,他们离不开科研团队的支持。我们的教师和领导团队要积极发挥作用,为年轻人创造好的机会,要发掘个体的优势并针对性地培养。作为导师和领导,也要关注学生是否有生活上的困难,要让青年人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此外,在培养人的...
也正因如此,毛二可在2024年1月由工信部提名成为202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候选人,完全是实至名归的。202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候选人 一生结缘北理工,万千宠爱无线电 出生于1934年1月26日的毛二可,刚刚度过了90岁生日。由于是家里第二个儿子,父母给他取名叫“二可”。小时候的毛二可性格十分内向,凡事不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