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检察公益诉讼 检察公益诉讼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为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简单来说,当社会公...
检察公益诉讼,就是对法律规定范围内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由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起诉人”的身份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的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强调“完善公益诉讼制度”,既是对检察公益诉讼取得的实践成果作出肯定,也是对推进新时代...
◆ 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地,从初创开拓到发展完善,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标识性概念、原创性成果。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人直接触摸法治建设“获得感”。◆ 准确把握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时”与“势”,2023年,最高检党组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指出公益诉讼检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重在以“可诉性”提升...
公益诉讼检察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办案数据 2023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5.2万余件。其中民事公益诉讼类立案1.8万件,行政公益诉讼类立案13.4万件。行政公益诉讼提出诉前检察建议9.6万件,98.4%的案件在诉前得到解决。全国检察机关共提起公益诉讼8500余件。同期,法院...
检察公益诉讼指的是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 公益诉讼 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
行政公益诉讼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英烈权益保护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2023年4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孕育和引领下,检察公益诉讼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地、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开、从初创开拓到发展完善,成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保护领域的生动实践和原创性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公益诉讼制度”,这既是党中央对制度实践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进一步发挥制度效能的更高要求...
检察公益诉讼是指人民检察院以公益诉讼起诉人身份提起公益诉讼,依照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享有相应的诉讼权利,履行相应的诉讼义务,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行政公益诉讼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
《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已经2020年9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三届检察委员会第五十二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2024年,将 适时修改完善《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相关条款。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一节 管 辖 第二节 回 避 第三节 立 案 第四节 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