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的五戒中,根本戒涵盖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出家为不淫戒)、不妄语、不饮酒这五个方面。 不杀生,即禁止夺取任何有情生命,秉持清净的理念,如严格遵循《楞严经》教义,不食用与动物有关的食品(如牛奶、牛油、蛋、蜂蜜等),不使用含动物成分的化妆品等,生病时对于含动物成分的中药也尽量避免。 不偷盗,是...
比如大幻化网有五条根本戒与十条支分戒,如果在了解之后,认为自己不能做到,就不要接受该灌顶。居士戒与密乘戒相比,其后果并不是那么严重,但我们在接受居士戒时都要慎重地作出选择,对于密乘戒,我们就更应该谨小慎微。 目前在内地存在的严重问题就是,不但在灌顶之前不去了解灌顶的要求,在灌顶之后也不去过问。这...
密法灌顶者必须守持的《密乘十四条根本戒》成了一个亟待关注的话题,究竟这七言戒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意? 在谈这一主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些戒律的重要性。密宗的修法并非简单的形式,它涉及到的是一个人精神和道德的高度。无论属于哪个教派,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还是格鲁派,十四条根本戒都是大家共同的道德誓...
《三戒论》为宁玛派大德斑玛汪加布著,其中包括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和灌顶仪轨。其中十四条根本戒是所有经灌顶而入密乘戒的瑜珈士必须受持的。1、所嗔傍的对象是上师,自身也应具密乘戒。自从内心起嗔,诽谤、行为不恭敬、欺诳、污辱、打骂或以各种方式将上师的心扰使生嗔,界限为上师不承认弟子,弟子也对...
1、未曾接受过任何灌顶的人;2、泄露秘密后,可能导致对方因无法理解深奥内容而产生邪见的人;3、仅接受过宝瓶灌顶,但未得到更高灌顶的人,仅限于传授相应的生起次第修法,无法传授圆满次第、大圆满等更高级的修法;4、违背密乘根本戒,且不愿真心忏悔的人。需注意,若失坏密乘戒但愿意诚心悔过,则不视为违戒...
最重要的戒律,是根本戒,为了保护根本戒,而设立的其他辅助戒,就是支分戒。举例说明:在五戒中,杀盗淫妄是根本戒,如果违反了,那要去地狱。为了保护这4条戒,就必须不饮酒。因为如果喝醉了,很可能破了杀盗淫妄。而饮酒本身,不会去地狱。不饮酒就是支分戒。
在诸乘戒律中,违犯别解脱戒固然有过失,但是与违犯菩萨戒相比,则显得微不足道;如是违犯菩萨戒,已有极大过咎,然若与违犯密乘戒相比,亦不足挂齿。 故密乘戒(诸宗均以密乘十四条根本戒为共同誓言)乃三戒之中最严厉的戒律,万不可掉以轻心,应严格守持。...
密乘戒的优越性在于,即使违犯了根本戒,仍有机会恢复戒体。例如,违犯别解脱戒的人,从小乘佛教的观点来看,无法恢复戒体,但从大乘的角度来看,在发菩提心的基础上,是可以恢复的。菩萨戒违犯后,也可以在上师三宝前重新接受。而密乘戒的恢复不仅可以通过上师三宝,还可以通过自我观想佛菩萨和佛的坛城...
”佛教更是把邪淫和饮酒定为佛教的清规戒律进行戒除,以用来保证佛弟子的清净心。“万恶淫为首” ,历史告诉我们乱淫、邪淫是祸国殃民的根源,殷纣王因为宠幸妲己搞得民不聊生,断送了江山;周幽王为褒姒一笑而狼烟四起,西周结束;唐玄宗娇宠杨玉环,把大好河山弄得支离破碎。人性清净,本无系累;嗜欲所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