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形石是一种藻包粒,核形石是一种藻包粒,由核心和包壳两部分组成,也有人称其为“藻灰结核”。组成,也有人称其为“藻灰结核”oncolite”这一词最早是这一词最早是heim在1916年提“oncolite”这一词最早是heim在1916年提出的。出的。二、核形石的内部结构 1.核心结构1.核心结构 核形石的核心结构可...
核形石(oncolite)是由分泌粘液的藻类生长并捕获和粘结碎屑物质和碳酸钙质点,围绕核心加积而形成的颗粒。核形石是一种藻包粒,由核心和包壳两部分组成,也有人称其为“藻灰结核”。“oncolite”这一词最早是heim在1916年提出的。 二、核形石的内部结构 1.核心结构 核形石的核心结构可分为四类...
核形石(oncolite)是由分泌粘液的藻类生长并捕获和粘结碎屑物质和碳酸钙质点,围绕核心加积而形成的颗粒。核形石是一种藻包粒,由核心和包壳两部分组成,也有人称其为“藻灰结核”。 “oncolite”这一词最早是heim在1916年提出的。
核形石 正确答案 是指由核心和核外藻包壳构成的同心状颗粒。 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小额打赏 169人已赞赏
(1)柳湾剖面震旦系灯影组核形石主要发育在灯二段,根据核形石纹层结构特征将其划分为:丛状藻体纹层,凝块石纹层,致密暗色纹层,波状泥晶纹层,致密亮晶纹层和波状亮晶纹层六类,它们发育于潮下带-潮间坪低能环境,具有明显的两...
核形石是化石。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叠层石、核形石等生物成因的沉积结构,也属于化石范畴。核形石中生物有机物分子,则是化学化石或分子化石。
核形石的核心、形态及其纹层特征能反映核形石的形成环境。它可以在多种环境下均能形成,如帽状、花瓣状核形石形成于浅水低能间歇性弱搅动的沉积环境,威宁期黄龙组中有潮道、潮间带、潮下带、滩或砂坝等环境,而在马平期船山组中则有滩、潮下低能带和泻湖等沉积环境。下面主要介绍核形石的两种沉积环境——滩...
名词解释核形石 参考答案: 是指由核心和核外藻包壳构成的同心状颗粒。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名词解释片麻状构造 参考答案: 岩石主要为粒状矿物,同时伴有部分呈定向排列的片状或柱状矿物,后者在前者中成断续分布。 2.名词解释成分成熟度 参考答案: 指碎屑沉积组分在其风化、搬运、沉积...
藻灰结核 藻灰结核(oncolite)又称核形石,即藻类增长颗粒,是一种与藻类活动有关的碳酸盐颗粒,常具有不规则的球状外形,内部具核心,核心是骨屑或其他异化颗粒,围绕核心是不甚规则的同心纹状包壳。藻灰结核由蓝绿藻类的丝状及被丝状体粘结的灰泥组成。多形成于潮下极浅水动荡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