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本书注释以史实考源为重点,训诂则择要举书证示例,旨在显示时代特征,参见拙著《宋元小说家话本集》常用词语注释。 五、注释与校勘合一,注码放在正文标点之前。 六、校注文字,一般加破折号标示,以免与冒号混淆。标举原文,酌情摘引文字,力求以简明为度。 七、本书引用《皇朝编年纲目备要》(简称《备要》)极多,...
首先必须强调,没有一本《道德经》注释是能经得起拷问的。要真正领会老子,只能循序渐进,逐渐去伪存真。 对于初学,推荐高亨的《老子注译》(华钟彦校)。高亨… 帛书版《老子》的全文是什么? 若水 原道 帛书版老子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甲本,一个是乙本。 乙本和通行本章节基本相同,甲本有重大差异,德经在前,道经在...
二、《西魏書》完全是通過對相關史料的搜集、考證、辨析、取捨、拼接而成帙,因而本書雖名“校注”,但在注釋與校勘之間更偏重於校勘,且箋釋以考源为主。本書擬通過對校和本校,匡正“翻刻本”之誤。對其改“玄”爲“元”、易“弘”作“宏”等避諱之舉,皆予以回改並出校説明。 三、謝啓昆等人在撰述《西魏...
“从”字。《游龙门奉先寺》:“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校注》失注。此处非由义,而是至也,向也。如李白《渡荆门送别》:“远渡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又《酬谈少府》:“昨观荆岘作,如从云汉游。”“去”字。《渼陂西南台》:“蒹葭离披去,天水相与永。”“去”字古人皆无注,《校注》因...
(自己的选择性很强)前人多家的注释 4、会或汇,是比集更加详细地征引前人注释,相互参详 5、疏,是一种综合性的注释,包括音义训诂、疏通文意、对章节大义的阐发以及对前人注释的进一步解释 6、义证、发微之类,重点阐发内容的意涵与价值 7、校,自然是指校勘,早起的校勘不会显示不同版本,但后来很多校勘都要在...
典籍里的文化,概述文学巨著《国语校注》!您可以不读,但应该了解!《国语校注》是一部关于中国最早的国别史著作的校注作品,由唐代学者柳宗元等人所著。柳宗元在唐代政治、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地位,其学术思想和文学成就也备受推崇。他对《国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校注,成果被后人整理成《国语校注》一书,成为...
《周易通论校注》 《周易通论校注》封面 《周易通论校注》四卷,清代理学名臣李光地于晚年撰。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人。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翰林学士、兵部右侍郎、直隶巡抚,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拜文渊阁大学士...
11月9日,西华师大蜀道研究院金生杨教授的《任瀚集校注》在四川南充面世。任瀚,南充人,明代著名学者,在政治、思想、文学、教育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位列“西蜀四大家”“嘉靖八才子”。《任瀚集校注》为学界提供了一个完备的任瀚集版本,对研究明代政治、思想、文学、教育等具有重要价值,也是蜀道研究一项重要成果。...
总体而言, 《帛书老子校注》是一部“正本清源”的优秀之作,其为读者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文献材料,且作者以深厚的专业素养启发了读者的学术思考,正因为如此,其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认可,自出版后,畅销二十余年不衰,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古籍学术专业领域“叫好又叫座”的畅销书。
“大约270年前,曹雪芹开始了《红楼梦》的创作。也许他没有想到,这部被他称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小说,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经典,至今仍然受到无数读者喜爱。”在红研所校注本《红楼梦》2022年修订新版发布会上,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李红强的一席话,将读者引入了《红楼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