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白皮,中药,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树枝或根部的韧皮。有祛风利湿,消肿止痛的功效。植物形态 杨柳,落叶乔木,高10~12米。有长而下垂的枝,小枝褐色无毛,幼时微有毛。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9~16厘米,宽5~15毫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绿色,下面带白色,侧脉15~30对;叶柄长6~...
柳白皮,中药,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树枝或根部的韧皮。有祛风利湿,消肿止痛的功效。 中文学名 柳白皮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杨柳目 科 杨柳科 属 柳属 柳白皮的来源 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树枝或根部的韧皮。植物形态详"柳枝"条。 柳白皮的采集 全年可采。除去栓皮...
植物形态详"柳枝"条。 柳白皮的采集 全年可采。除去栓皮及木质部,取韧皮用。 【柳白皮的功效与作用】 柳白皮的化学成分 含水杨甙及3.10~9.12%鞣质。 柳白皮的药理作用 水杨甙有退热作用。 柳白皮的性味 《唐本草》;"枝皮味苦,寒,无毒。" 柳白皮的功用主治 祛风利湿,消肿止痛。治风湿...
《中药大辞典》:柳白皮 药材名称柳白皮 拼音Liǔ Bái Pí 出处《证类本草》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树枝或根部的韧皮。全年可采。除去栓皮及木质部,取韧皮用。 化学成分含水杨甙及3.10~9.12%鞣质。 药理作用水杨甙有退热作用。参见"柳枝"条。 性味《唐本草》;"枝皮味苦,寒,无毒。" ...
白皮柳(Salix pierotii Miq.)是杨柳科、柳属乔木或灌木,高可达8米。小枝幼时有白色疏柔毛,老时无毛。芽小,卵形,先端急尖,幼时红褐色。叶片披针形或披针状长圆形,中部以下较宽,先端长渐尖,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幼时密生柔毛,边缘有细锯齿;叶柄有柔毛;托叶小,披针形,边缘有腺锯齿。花序先叶开放...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探索柳白皮的具体应用与选方。①治疗疟疾和风湿骨痛:选用柳枝的青色外皮,去除木心和黄黑粗皮,取一两至一两五钱,水煎后服用。此法源于《岭南采药录》。②缓解走注气痛和风毒卒肿:将杨柳白皮用白酒煮沸,趁热进行暖熨。此法见于《姚僧坦集验方》。③治疗妇女乳痈妒肿:将柳根皮削下,...
【化学成份】茎皮、根皮含水杨甙(salicin),芸香甙(rutin),柚皮素-7-葡萄糖甙(naringenin-7-glucoside),柚皮素-5-葡萄糖甙(naringenin-5-glucoside),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柳皮甙(quercitrin)和槲皮素(querce-tin)。 【药理作用】水杨甙有退热作用。水杨甙与稀盐酸或硫酸共煮可水解为...
柳白皮用于祛风利湿,消肿止痛。治风湿骨痛,风肿瘙痒,黄疸,淋浊,乳痈,牙痛,汤火烫伤。 【出处】《证类本草》 【拼音名】Liǔ Bái Pí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树枝或根部的韧皮。全年可采。除去栓皮及木质部,取韧皮用。 【化学成份】含水杨甙及3.10~9.12%鞣质。
柳白皮(药用植物) 收藏 |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来源】: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树皮或根皮。生于水湿也能生于旱处。分布于我 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其他各地均有栽培。 【识别要点】:枝条细长而下垂。叶线状披针形,下 面灰白色。柔荑花花序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