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高致”意指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情趣,形容文人雅士追求自然、清静、高雅的生活态度。 ‘林泉高致’的基本定义与字面解释 “林泉高致”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山林清幽、泉水潺潺的景致,引申为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情趣。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文人雅士追求自然...
《林泉高致:山水画高度成熟后的理论总结》 作者:[宋]郭熙;赵敏俐;尹小林 山水训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直以太平盛日,君亲之心两隆,苟洁...
[一槌定音]陈少梅《林泉高致图》 00:02:38 [一槌定音]清中期 青花博古纹盘 00:04:58 [一槌定音]明代铜漆金观音菩萨像 00:06:15 [一槌定音]永宣造像施金为何历久弥新? 00:01:57 [一槌定音]于非闇工笔花鸟立轴 00:03:04 [一槌定音]清中期 窑变釉堆雕盘龙长颈瓶 00:04:14 [一槌定音]清代紫檀木雕...
《林泉高致》是北宋时期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专著。作者郭熙,字淳夫,河阳温县人,著名画家。《林泉高致》由郭思编述其父郭熙的创作经验和艺术见解而成。 《林泉高致》产生在中国山水画充分成熟的时期,集中地论述了有关自然美与山水画的许多基本问题。郭熙认为,山石林泉胜景是“君子”所向往的,但他们不愿因渴慕自然风...
林泉高致郭熙 公版免费书 / 经史子集 · 7772字更新时间:2015-12-21 11:16:57中国古代山水画论专著。北宋郭熙及其子郭思著。全1卷。《四库全书》本共收录《山水训》、《画意》、《画诀》、《画题》、《画格拾遗》、《画记》6篇,而通行本无《画记》。前4篇为郭熙著,其子郭思著后两篇,并为前4篇...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的观点,说山有三远: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
郭熙虽然画品独步,却少文字。其子郭思后来“元丰中太学名进士,五年壬戌高等赐第”,父子同心,二代接力,终于为郭氏一门留下传世《林泉高致集》。 郭思画记 以下是郭熙之子郭思的画记: 思家有先子手志载:神宗即位后,庚申年二月九日,富相判河阳,奉中旨津遣上京。首蒙三司使吴公中复召作省壁,续于开封尹邵公亢...
《林泉高致》是北宋郭熙、郭思父子合著的画论。由郭熙言传身教,郭思执笔整理而成。 郭思代为之序。 郭熙 溪山行旅图 序文如下: 《语》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谓礼、乐、射、御、书、数。书,画…
《林泉高致》是郭煕山水画创作的一篇经验总结,是由其子郭思整理而成的。全书分六节,即序言、山水训、画意、画诀、画格拾遗、画题。原书有南宋许光凝序,今佚。今存六节中'序言'和'画格拾遗'两节为郭思所写,其余四节均为郭煕之词,乃郭熙生前所述,由郭思记录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