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十分]新春送祝福——名家大拜年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苏士澍 [文化十分]十分深度·春晩揭秘 舞美视效:“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 沉浸体验中国意境 中国审美 [文化十分]新春送祝福——名家大拜年 国家一级演员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教授 王惠 [文化十分]新春送祝福——名家大拜年 全国政协委员 广东省美术...
[文化十分]十分探展 雨亦奇——李可染写生七十周年深圳特展 [文化十分]十分深度 画家蔡超:砥砺人生 描绘时代 [文化十分]十分头条 正月十五闹元宵 喜庆团圆过佳节 [文化十分]新春送祝福——名家大拜年 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盛小云 [文化十分]十分探展 2025“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美术展正在展出 [文化...
杨荫浏是20世纪中国音乐学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整理研究方面最为大家熟知的贡献是抢救和整理阿炳的《二泉映月》等曲目。简介 杨荫浏先生一生著述丰厚,其中少部分公开出版的著述或发表的论文,如《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卷、《白石道人歌曲研究》、《阿炳曲集》、《十番锣鼓》、《定县子位村管...
杨荫浏(1899—1984),又名清如,字亮卿,号二壮、次公,无锡城内留芳声巷人。少儿时即能演奏多种民族乐器和演唱昆曲,并有丰富的民族音乐知识,显见其出众的音乐天赋。1915年毕业于无锡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1920年加入基督教,为中华圣公会教徒。1921年毕业...
我们都知道杨荫浏先生是中国音乐学界的“开山宗师”,是中国音乐史学家、音乐教育家、乐律学家、宗教音乐家……但很多人不知道,杨荫浏学贯中西,精通音乐、书法、绘画、武术、围棋、英语等,他拥有如此多门类的知识储备,这都是在无锡打下的基础。 家族背景及家学渊源 ...
一、杨荫浏的家族与成长:音乐之路的起点 杨荫浏(1899.11.10—1984.2.25),又名清如,字亮卿,号二壮、次公,出生于无锡留芳声巷,为杨氏鸿山寺头迁城分支的振青公一支后人。他的父亲杨钟琳为清末民初官吏,曾在浙江、山东、吉林、江西等地任职,工诗文,擅骈文,母亲钱淑珍与钱钟书父亲钱基博是叔伯姊妹,杨荫浏为次子...
3月15日晚,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音乐学家张振涛先生亮相第三期“华乐讲坛”,进行主题为“杨荫浏的学术人生”的讲座。杨荫浏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史学家、民族音乐理论家、新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奠基人。先生饱谙经史、学贯中西,倾毕生心血在中国音乐史学、戏曲音乐、民族器乐、宗教音乐、曲艺音乐、乐律学、音响学...
长者总想方设法把年轻人从幻想中拖回现实,郝路义却做了相反的事,把杨荫浏从现实中拖回幻想。她明白义子一定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埋头经济,陷身工厂,在平庸世界中消磨时光,顶多是个不愁吃不愁喝却绝无事业可言的出色会计师。琴声不再响起,噼啪作响的是手下...
《笙——竽考》是杨荫浏先生在其晚年时期的重要作品。通过深入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出土的实物以及民间现存的乐种,杨先生对笙与竽的演变历程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自隋唐时期以来,笙竽类乐器的发展总体呈现出一种倒退的趋势。具体来看,隋代已有19簧笙,唐代则进一步发展出19簧巢笙、17簧笙以及13簧和笙。到了宋代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