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在云南流放期间,只有少数几年是和夫人黄峨在一起的。并非黄峨受不了流放之地的苦寒,而是杨慎不忍心因为自己的错误让夫人受苦。黄峨也是一个大才女,她和杨慎是少年夫妻,感情甚笃。几次想陪着丈夫到云南,结果都被拒绝。只有很短的一段时间,杨慎因杨廷和病倒回乡,黄峨坚决要跟随,杨慎才答应夫人到云南共同居...
后来,杨慎听闻朱厚熜经常着人打探他的近况,便开始寄情山水放浪形骸,潜心钻研经学、史学、金石学、书法绘画等,还写下2000余首诗词。 余生35载,杨慎都没有得到明世宗朱厚熜的赦免,最终病逝于云南,终年72岁。巡抚云南的右副都御史游居敬,派人将杨慎的灵柩送回新都,葬在了杨廷和的墓旁。 杨慎去世八年后,明穆宗朱载坖...
1、《临江仙》杨慎〔明代〕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1524年,杨慎因得罪世宗被发配到云南充军。他戴着枷锁,被军士押解到湖北江陵时,正好见到一个渔夫和一个樵夫在江边煮鱼喝酒、谈笑风生。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 、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解缙、杨慎、徐渭)之首,明代正德年间著名政治家宰相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杨慎...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自幼天赋异禀,聪明过人,11岁便能赋诗,24岁时由明朝正德皇帝钦点为状元,其父杨廷和是当朝炙手可热的首辅大臣,前程原本是一片光明,如不出意外,杨慎未来也很有可能成为朝廷倚重的重臣,子承父业地当个手握重权的内阁大学士也不会令人意外。然而,这个蜀人后辈坚持原则,不惜“以下犯上”...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明弘治元年(1488年)生于四川成都,他家世显赫,其父是东阁大学士杨廷和。杨慎自幼习诗文书法,杨家收藏巨富,他又博闻强识,年纪轻轻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才子了。明正德六年(1511年),年仅23岁的杨慎中状元。杨慎仕途并不顺荡,常遭贬谪,为官期间游历各地,在经史、地理、金石、书画、...
杨慎,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被誉为“明代第一才子”,其一生虽历经坎坷,但才华横溢,著作等身。01、自幼聪慧,有贾谊之才 杨慎生于1488年12月8日,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杨廷和之子。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
杨慎,字用修,明朝著名文人。他出生于四川一个书香门第,自幼便展现出超群的才智,被赞誉为“通神童子”。他的家族世代忠直,祖父曾任南京国子监祭酒,父亲也是朝中重臣。杨家藏书丰富,杨慎从小就在古籍的海洋中熏陶成长。他记忆力过人,理解力出色,看书就能迅速领悟,不需要刻意记忆。他的才智让家族成员深感惊叹,...
以下是杨慎最有名的10首诗词,每一首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哲理,令人读来回味无穷。**一、《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首词作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早已是...
杨慎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之子,公认为明朝三大才子之首, 明代文学家,新都(今属四川)人。少年时聪颖,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人皆惊叹不已。入京作《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