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803年—853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江夏区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借赤壁之战抒发历史感慨的咏史诗,通过假设性推演揭示偶然因素对历史走向的影响。下文将围绕原诗、翻译及核心思想展开分析。 一、原诗与逐句翻译全诗四句,每句七言:折戟沉沙铁未销:折断的铁戟沉埋沙中未完全锈蚀;自将磨洗认前朝:打磨清洗后辨认出是前朝遗物...
在赤壁之战中,孙吴联军的统帅,是年仅三十四岁的周瑜,他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成为了“赤壁之战”的头号风云人物。 六百多年后,诗人杜牧乘船过江,经过了黄州的赤鼻矶,感慨前朝的人物和事迹,写下了这首《赤壁》。 02 字词释义 诗中的赤壁,实为黄州(...
一、《赤壁》赏析 《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白话翻译:折断的铁戟沉埋在河沙里面,经历了数百年的岁月,也没有被彻底腐蚀掉。我把它从河里捞上来,清洗去泥沙,重新打磨光亮,依稀可以辨认出这是三国时代的文物。在当年的赤壁战场之上,要不是那一...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注释: 【折戟】折断的戟。戟,...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描绘赤壁之战历史场景的诗歌。全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英雄成败的深刻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一、诗歌原文及译文 原文:“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赤壁的泥...
赤壁 杜牧[唐代]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0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杜牧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杜牧出身于世代为官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
也就是说,杜牧这首诗里的“东风”,并非是指民间传说的三国时期代表刘备蜀军一方的诸葛亮,设神坛作法借东风火烧赤壁的故事。在常清君看来,作者其实想要表达的意思是:虽然指挥这次赤壁大战的吴军总指挥周瑜(24岁时就被孙策授任为建威中郎将,当时吴郡当地的人们,便亲切地称呼他为周郎),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但...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解析:标题:《赤壁》作者:杜牧 年代:唐代 体裁:七言绝句 内容: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解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诗描绘了一支折断了的戟沉落在沙中,但并未被销蚀,经过磨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