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继位以后,了解到杜伏威是无辜的,所以宣布厚待杜伏威的家人。结语 杜伏威是一个豪杰。但是和王世充、窦建德这些打算夺取整个天下的豪杰相比,杜伏威又算是一个老实人。当然,杜伏威能在乱世中拉起一支队伍,并且割据一方。而且,在乱世中,其实杜伏威也有过几次起落,但最终还能稳定住局面,这些说明,即便是差一等...
李子通部的加入使杜伏威势力增强,杜伏威当然高兴,不料李子通也是个胸有大志不肯屈居人下的人,竟然突然兵变,妄图吞并杜伏威的地盘。杜伏威措手不及,全军大乱,杜伏威本人在李子通的追杀下身负重伤,关键时刻,杜伏威的养子(杜在军中挑选壮士收为养子,共有三十余人)兼大将王雄诞背负他藏匿到芦苇丛中,侥幸躲过了追杀。这次兵...
杜伏威的用兵,也很有一套。他特别训练了一支五千人的敢死队,号为“上募",不仅享受着优异的待遇——最高的薪水、优先提拔的机会,而且杜伏威还经常“下连队”,与之同甘共苦,让他们享受无比的荣耀,毕竟能与主公同桌而食并不是所有江淮军都能得到的待遇。当然,与之对应的是,“上募”专打难仗、硬仗、大仗...
杜伏威性格豪爽,勇猛无前,爱护士卒百姓,李子通同样义气深重,军纪严明,爱惜百姓。杜伏威很欣赏李子通,以真心相待,但一山不容二虎,李子通见杜伏威在江淮一带势力很大,民心归顺,暗暗起了异心,想要除掉杜伏威,自己做江淮地区的主人。大业十一年的一个夜晚,李子通率领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对杜伏威的大营突然发动...
要说隋末义军谁更狠,大概都会说瓦岗军。然而如果论战绩,杜伏威以三千人马起家,打遍江东无敌手,却比瓦岗军更见其难。1.饿疯了的少年强盗 山东自古出豪士。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自然少不了山东人的戏份。齐州章丘有一位叫作杜伏威的,就对大隋江山有了点野心。杜伏威画像 杜伏威是贫民出身。大业九年,他年方...
还有这么一位人物,他厉害的时候,掌控了东南大片地方,但可惜啊,没跟李世民对上,所以外头的人都不太知道他。这个人就是杜伏威,人家都叫他江淮之王。要说威望、实力,还有脑子、眼光,他其实才是大唐最难对付的敌人。杜伏威其实被大大忽略了他的实力。杜伏威是在山东章丘这块地方长大的,家里穷得叮当响,连口饱...
但是说实话,当时的杜伏威,应该真没想过造反称霸一方,也就是想着逃跑活命而已。此时杜伏威带着的这群人,要称他们是农民军,实在是太抬举他们了,最多也就只能算是一个强盗团伙而已。这一年,杜伏威只有十六岁而已。要是换做太平年代的话,估计用不了多久,以杜伏威为首的这个强盗团伙,就会被有关部门抓捕归案。
杜伏威和辅公祏是刎颈之交,一起落草为寇,后来占据六合(南京),降隋后被封楚王。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归安唐朝,怎料好友辅公祏居然会陷害自己。原文赏析:称吴者二,史略:东海李子通,先依长白山贼帅左才相, 寻渡淮,窃据海陵, 称将军。唐武德二年,陷江都,遂称帝,国号吴。三年,渡江取京口,...
于是二人带着手下弟兄一路南下杀入淮南四处攻略,队伍也不断地壮大,于是杜伏威竖起大旗自称将军。当时杜伏威也意识到了,群雄并起野蛮生长的窗口期不会太长,很快就会进入群雄割据互相吞并的激烈搏杀,而在窗口期关闭之前应该尽可能的壮大自己,而吞并其他起义军是快速壮大的最好办法。在下邳的时候,他们遇到一个叫...
杜伏威的起义始于长白山(今章丘),他与辅公祏联合,迅速聚集了大批志同道合的农民和士兵。十二月,他们率军南下,与下邳的义军苗海潮部合并,形成了强大的反隋力量。面对隋军的进攻,杜伏威巧妙地利用地形,诱敌深入,采用火攻战术,全歼了隋军宋颢的部队。这一胜利不仅鼓舞了士气,也为后续的战斗奠定了基础。随着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