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官文的严重失职,使李续宾的战略计划落空。更令人痛心的是,面对主将的倾覆之危,奉李续宾之命留守三河镇对岸的李续焘和留守桐城的赵克彰也拒不回援。在最后的关头,李续宾身边仅剩六百余人,众人建议以乔装隐蔽的方法使主将突围。然而,深受罗泽南理学思想影响的李续宾却选择了慷慨赴死。他在遗折中说:...
1854年,岳州大战打响。李续宾被任命为湘军总营务,他运筹帷幄,大败太平军,取得了一场关键性胜利。清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授予他知县职位。这一战,让李续宾在湘军中声名鹊起。真正让他名扬天下的,则是随后的半壁山一役。太平军集结数万大军,与李续宾率领的2600湘军展开决战。面对敌军的重重围攻,李续宾不仅...
李续宾是1818年出生的,他叫迪庵,也有人叫他克惠,老家在湖南湘乡,跟曾国藩是一个地方的,他还是罗泽南老师的学生。记得那时候罗泽南在湖南招募士兵训练湘军,李续宾就和他弟弟李续宜一块儿去当兵了。由于他功夫好,骑马射箭都很在行,力气也大,打起仗来特别勇猛,没多久就成了罗泽南手下的一名猛将。塔齐布...
1858年11月,湘军兵败三河镇,湘军虎将李续宾在此战中力战而死,终年仅仅四十岁,当时,湘军虎将李续宾战死的消息传至湘军主帅曾国藩的主帅大营后,痛失爱将的曾国藩深感悲伤,数日减少进食以示哀悼。与此同时,李续宾在三河镇战死的消息不久便传到了京师,坐镇京师的咸丰皇帝在听闻李续宾的死讯后,痛哭流涕,当...
1858年11月7日,李续宾成功地攻陷了三河镇的九个太平军营地。然而恰在当日,陈玉成和李秀成带领的十万大军突然杀到,清军被围得严严实实。李续宾的部队陷入了重重的包围之中。湘军将士们感到了末日的恐惧,李续宾自己也认识到形势堪忧。尽管部下劝他退守桐城,但在攻占九江后的李续宾,虽然知道胜利的可能性微乎...
李续宾(1818年—1858年11月16日),字如九、克惠,号迪庵,湖南湘乡(今湖南娄底涟源市杨市镇)人,晚清湘军著名将领。嘉庆二十三年五月十八日卯正生于湖南湘乡,贡生出身。咸丰二年(1852年)在籍协助其师罗泽南办团练,对抗太平军。次年随罗泽南出省作战,增援被太平军围困的南昌。咸丰四年(1854年),在湘军攻占湖南...
李续宾早些年一直跟着罗泽南搞团练,他是罗泽南手下最能干的人。这主要是因为他从小就特别有胆量。后来,曾国藩和罗泽南开始组建湘军,最开始每个营有三百六十人,但后来又调整成了五百人,五百人就成了湘军,还有后来的淮军的标准人数。不过李续宾可不受这个规矩限制,他觉得每个营的人数得根据带兵的人的本事来...
”李续宾久不见兵马至,虑延误战机受朝廷责备,只好继续出发。咸丰八年九月二十八日抵三河。十月初二日,李续宾亲自督战连克九垒。陈玉成闻讯大惊,领十余万太平军,捻军自六合、庐江来援。昼夜兼程,直趋金牛镇,联营数十里,切断了清军的后路。李续宾此时人马伤亡颇重,能战者不足四千,急忙飞檄促湖北驻军来...
一个名叫陈文益的军帅,求见李续宾后舌绽莲花,称舒城东面不远的三河镇粮弹充足且守军单薄,官军可一鼓而下。据余一鳌《见闻录》记载,三河战后陈文益超升至豫爵,当是吴定规指使其施计诱敌。此计妙在句句属实真假难辨,李续宾势如破竹,断不会把小小三河镇放在眼里。在休整数日后,李续宾留下部将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