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官文的严重失职,使李续宾的战略计划落空。更令人痛心的是,面对主将的倾覆之危,奉李续宾之命留守三河镇对岸的李续焘和留守桐城的赵克彰也拒不回援。在最后的关头,李续宾身边仅剩六百余人,众人建议以乔装隐蔽的方法使主将突围。然而,深受罗泽南理学思想影响的李续宾却选择了慷慨赴死。他在遗折中说:...
李续宾若再乘胜南下与围困安庆的都兴阿合兵,太平军的安庆保卫战很可能会提前两年开打。危急关头,方显猛人本色。当年10月24日,在得知湘军攻克舒城后,吴定规决意“以自身为诱饵”,将李续宾部引至三河镇,死命拖住以求转机。但接下来,他至少要解决两个难题:如何让李续宾放弃大路绕道三河镇;又如何顶住这...
李续宾的欲望日益膨胀,已失去理智,他坚信胜利即将重现。毕竟,他自视为湘军陆战中的佼佼者,无人能敌。然而,正当李续宾计划向舒城推进之际,他察觉到了一个令人不悦的问题。这个问题早已存在,只是初期影响尚不显著,因此李续宾并未给予过多重视。如何妥善处理桐城事宜?这个问题着实令李续宾感到头疼不已。若留...
1858年11月,湘军兵败三河镇,湘军虎将李续宾在此战中力战而死,终年仅仅四十岁,当时,湘军虎将李续宾战死的消息传至湘军主帅曾国藩的主帅大营后,痛失爱将的曾国藩深感悲伤,数日减少进食以示哀悼。与此同时,李续宾在三河镇战死的消息不久便传到了京师,坐镇京师的咸丰皇帝在听闻李续宾的死讯后,痛哭流涕,当...
这李续宾一上战场,接连打下了武昌和九江,太平军的有名将领韦俊和林启荣都被他打败了,立下了让其他同行特别羡慕的大功,跟水师统帅杨载福和彭玉麟一块儿,被看成是湘军里最出色的将领。李续宾这人啊,他的官运那是跟着他的战功一块儿往上涨呢!就短短五年的工夫,他从一个读书人,一下子就升到了浙江...
李续宾(1818年—1858年11月16日),字如九、克惠,号迪庵,湖南湘乡(今湖南娄底涟源市杨市镇)人,晚清湘军著名将领。嘉庆二十三年五月十八日卯正生于湖南湘乡,贡生出身。咸丰二年(1852年)在籍协助其师罗泽南办团练,对抗太平军。次年随罗泽南出省作战,增援被太平军围困的南昌。咸丰四年(1854年),在湘军攻占湖南...
李续宾(1818年—1858年),湖南湘乡人,晚清湘军名将。他勇冠三军为人骄横,征战七年克复40余城,后死于三河镇之战。李续宾是理学大师、湘军元老罗泽南高徒,罗氏于1856年兵围武昌时额头中弹而亡,他承继恩师遗志力克武昌。当年底,李续宾又率部进抵九江,携手水师在次年10月完成合围。1858年5月,湘军穴攻得...
1858年11月,湘军在安徽三河镇遭遇了一次惨败,这场战斗不仅让湘军元气大伤,更让他们失去了核心虎将——李续宾。当噩耗传到湘军大营,曾国藩痛失爱将,悲痛不已,连续几天茶饭不思,以此表达哀悼。而远在京师的咸丰皇帝,听闻消息后更是悲痛万分,不仅当场落泪,还追封李续宾为总督,并在他生前立功的地方建立专祠...
而正是由于李续宾屡屡以少胜多未尝受挫,使其所部逐成骄兵骄将。三河镇惨败纵然有太平军、捻军精诚团结兵力众多、胡林翼守孝官文拆台、各路清军爱莫能助等外因,但主因还是李续宾因盲目自大导致的孤军深入和死战不退。李续宾(1818—1858年)湖南湘乡人,理学名士兼湘军元老罗泽南弟子。他继承恩师遗志与所留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