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朝史学家、诗人。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后归唐,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谏唐太宗取消诸侯,为太宗采纳。曾受命修订五礼、律令。
后来杨素竟又奏请隋文帝,授李百药为尚书礼部员外郎。大唐军神李靖,年轻的时候曾是韩擒虎的军事学徒,和杨素身边的乐伎红拂女私奔。杨素发现此事后,不但没有追究责任,反而看出李靖是个潜力股,推荐李靖出任马邑的郡丞。由此可见,杨素对于真正有才华的人,即便让自己戴了绿帽子,他也愿意向朝廷推荐。上图_ 杨素...
李百药呢,傻乎乎地喝了毒酒,执行任务的人以为他必死无疑。哪知当晚,李百药连连起夜呕吐,第二天身轻如燕,像没事人一样,知者无不称奇。这件事历史上有明确记载,对此,李百药通脉功39带传人李度老师表示,应该是祖师爷内力深厚,将毒力排解,这才化险为夷。由于杜伏威反复无常,唐高祖李渊本想把杜氏一...
作者《李百药》的诗文 安德山池宴集 李百药〔唐代〕 朝宰论思暇,高宴临方塘。 云飞凤台管,风动令君香。 细草开金埒,流霞泛羽觞。 虹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 上才同振藻,小技谬连章。 怀音自兰室,徐步返山庄。 完善 秋晚登古城 李百药〔唐代〕 ...
卷43_4 【途中述怀】李百药 伯喈迁塞北,亭伯之辽东。伊余何为客,独守云台中。 途遥已日暮,时泰道斯穷。拔心悲岸草,半死落岩桐。 目送衡阳雁,情伤江上枫。福兮良所伏,今也信难通。 丈夫自有志,宁伤官不公。 卷43_5 【郢城怀古】李百药 ...
李百药(564-648),字重规,出生于博陵安平(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是隋唐时期著名的大臣、历史学家和诗人。他出身于博陵李氏,这是一个在当时颇有声望的家族。李百药的父亲李德林,是北齐时期的中书侍郎,也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他的家庭背景为李百药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李百药自幼聪颖过人,七...
史书的一个信息,给我们解开了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李百药任太子通事舍人时间并不长,就以健康问题为借口离职了。这是一个好借口,李百药幼年时期总生病,所以他的祖母给他起名“百药”。不过,借口毕竟是借口,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呢?谗言陷害!李百药当时太年轻了,才十几岁,且才华横溢,因而遭到很多人的...
李百药 字重规,定州安平人,隋内史令德林子也。幼多病,祖母赵以“百药”名之。七岁能属文,父友陆乂等共读徐陵文,有“刈琅邪之稻”之语,叹不得其事。百药进曰:“春秋‘鄅子藉稻’,杜预谓在琅邪。”客大惊,号奇童。引荫补三卫长。乃性疏侻,喜剧饮。开皇初,授太子通事舍人,兼学士。被谗,辄谢病...
李百药·唐 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 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 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 晚渡江津 李百药·唐 寂寂江山晚,苍苍原野暮。秋气怀易悲,长波淼难溯。 索索风叶下,离离早鸿度。丘壑列夕阴,葭菼凝寒雾。 日落亭皋远,独此怀旧慕。 送别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