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李振声院士表示,今后“要在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上下大工夫,多出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科研成果,用科技造福亿万农民”。
李振声(1919年2月—1974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湖南省茶陵县人。1930年冬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4年3月病逝,享年55岁。人物生平 土地革命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
李振声始终把“回报国家”作为奋斗目标 为“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而不懈努力 李振声说: “一个人一生中能做的事情有限,所以目标必须明确、集中,要跟着国家需求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
李振声在试验田里观察小麦长势。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他是麦田的守望者和躬耕者,曾31年坚守三秦大地,培育出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被称作“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他出身农民家庭,却胸有丘壑,先后提出并推动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等大型农业攻关项目,使我国粮食大幅增产;他曾荣获...
李振声,男,汉族,中共党员,1931年2月生,山东淄博人,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
李振声还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将原本需要数十年的远缘杂交育种过程缩短至3年,大幅提升了育种效率。“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除了亲力亲为选育小麦新品种,李振声还“运筹帷幄”,不断谋划粮食增产新方案。1987年6月,李振声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当时,我国粮食产量已出现连续3年的徘徊不前。如何...
9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主席令,授予李振声“共和国勋章”。众所周知,小麦和水稻,是中国的两种主要农作物。由于气候、地形等差异,中国形成了南部种植水稻,北部种植小麦的农业格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坐镇南方,改良水稻,提高产量,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而在北方,李振声研究小麦,培育...
李振声,现任香港城市大学首席及常务副校 长 ,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及材料科学系教授及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副主任。个人经历 1987年于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取得一级荣誉学士学位;1991年取得物理冶金学博士学位。同年;李教授获裘槎基金会博士后奖学金 在英国伯明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3年,李教授回港在香港...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前不久,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他被授予了“共和国勋章”。“李振声先生是我国农业科学领域的一座‘灯塔’,他的贡献不仅在于解决了一个个重大农业难题,更在于他所展现出的伟大科学精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