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记得在听朱先生的一次课时,朱先生讲到范仲淹写《严先生祠堂记》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来赞美严子陵,后易“德”为“风”,即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求得音韵的和谐与婉转。我就借用其中的一句来表达对朱先生深深的眷恋与怀念之情吧! 朱祖延,1922年生,著名辞书学...
《朱祖延集》是由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出版,作者是朱祖延,类型是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出版物 内容简介 《朱祖延集》的内容共分三个大部分:一、学木著作;二、文札序跋;三、诗词联语。《目录》前附有26张不同时期照片和1帧冯天瑜为朱祖延所作速写像,湖北大学文学院古籍所所撰《编纂说明》,另...
朱祖延,1922年生,江苏宝应人,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文系;1952年11月进入武汉教师进修学校(湖北大学前身)工作;1985年,晋升为教授。 身前系湖北省诗词学会、楹联学会、孔子学术研究会、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顾问。曾任武汉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湖北大学中文系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长、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中国训诂学研究会...
朱祖延是江苏扬州人,生于1922年,1943年就读于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中文专业,师从乔大壮先生。 乔大壮与齐白石并称“南齐北乔”,以“诗、书、印”闻名文坛。当时学校是全古文教学,乔老师每教完一首诗,都会捋捋白胡子,赞不绝口。那种沉醉其中的痴迷,让朱祖延深受感染,也由此对钻研古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闲时...
朱祖延先生领导的湖北大学古籍研究所,在成语词典和引用语词典的编纂上形成了独特的研究特色,成果丰硕,影响广泛。他的辛勤工作和卓越成就,使他在2006年荣获了“中国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这是对他在辞书编纂领域做出的持久贡献的最高肯定。2010年,朱祖延先生被中共湖北省委授予首批“荆楚社科名家”的...
朱祖延,这位杰出的文化学者,于1922年诞生于江苏省宝应县,他的早期才华在青少年时期便崭露头角。1931年,他以一首《十六字令·避倭难逃亡京口》表达了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坚韧,这首诗作见证了他文学之路的起点。在学术道路上,朱祖延的脚步稳健而深入。1947年,他从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后,积累...
荆楚社科名家——朱祖延 “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是社科名家共同的治学态度。中国古文献学家、辞典专家朱祖延,更是用生命为往圣继绝学。 1994年,我国正式启动可与明朝《永乐大典》相媲美的古典文化集成《中华大典》项目。那年,已经72岁高龄的朱祖延全然不顾癌症复发的危险,挑起了《中华大典.语言文字...
朱祖延(1922-2011),男,教授,1922年生,江苏宝应人。著名辞书学家、文献学家。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是大学者汪辟疆、殷孟伦等先生的高足。其为人谦和持重,为学博雅通识,在辞书编纂和古典文献学领域有着很深的造诣。建国后,历任武汉师范学院副教授、教授、中文系主任,湖北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古籍研究所...
回溯琴园情,追忆湖大学人精神。我校通识教育学院四名大一学生近期先后拜访朱祖延先生的弟子及同事,通过他们的讲述了解朱老生前的一些故事。 大家学者:半生修典 笔舌双耕 “十年尔雅注虫鱼,翻检缥缃万卷书,留得藏山事业在,此生应不负居诸。”这是朱祖延先生在花甲之年为自勉作的一首诗,作为一代词典学专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