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阴》是南宋文学家朱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前两联描写塞北春天阴冷、萧瑟的景象,后两联抒发对南方故国的刻骨思念。全诗表达了诗人长年被拘禁在异国他乡,感到年华已逝,有家难回的悲苦忧愁及对故国的深深思念。作品原文 春阴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诗穷莫写...
朱弁还有对黄庭坚诗法的独特之见,认为“黄鲁直深悟此理,乃独用崑体工夫,而造老杜浑成之地,今之诗人少有及者。此禅家所谓更高一著也。”(《冷斋夜话·风月堂诗话·环溪诗话》)比起宋金时期一般性的议论苏黄优劣,确实要“棋高一着”了。朱弁的“体物”诗学观念,是以“自然”为其旨归的,《诗话》中此类...
王伦即将南归前,朱弁请求道:“古之使者都有符节当信物,现在我等虽无符节,但官印亦可视为符节。希望您留下官印,让我朱弁能够抱着它而死,也算是永垂不朽!”王伦被感动得泪流满面,将官印解下留给朱弁。朱弁如获至宝,天天珍藏在怀中,“卧起与俱。”(三)视死如归 金国看中朱弁的才华与影响力,多次强...
朱弁(biàn)(1085~1144)南宋官员、文学家。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婺源(今属江西)人,朱熹叔祖,太学生出身。建炎元年自荐为通问副使赴金,为金所拘,不肯屈服,拘留十六年始得放归。曾劝宋高宗恢复中原,得罪秦桧,官终奉议郎。他在留金期间写下了不少怀念故国的诗作,深切婉转,是南宋初期的重要诗人。有《曲洧旧闻...
朱弁的字叫少章,是徽州婺源人。年轻时很聪明,每天读书几千字。成人后,进了太学,晁说之见到他的诗,对他的才能很惊奇。靖康之乱中,他的家庭碎于贼手,朱弁向江南逃奔。建炎初年,朝廷商议派遣使者问安两宫皇帝,朱弁挺身自荐。到了云中,见了黏罕,请求和劝告的语言十分恳切。黏罕不听,让他回客店,派士兵...
《送春》是南宋诗人朱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着重表现塞北春天的姗姗来迟。颔联写塞北的“片云”与“细雨”,预示在风风雨雨之中春将归去的信息;颈联着重描写塞北春天的速归;尾联点出“送春”题意,既对刚到即归的塞北之春的羡慕,又恰好流露出长期被留北庭归期未卜的辛酸。全诗构思巧妙,想象丰富,...
”金人见他不从,愤怒之下断了他的食物供应,朱弁依然不从。之后,朱弁天天站在驿站门口,绝食八天,未死。金人被他的坚贞感动,又照常向他供应食物。朱熹 后来,金人见他不愿到伪齐做官,又派人来做他工作,希望他降金,并许以高官厚禄。朱弁听后,如同受到奇耻大辱,大怒道:“我沐恩本朝,生是宋朝人,死...
朱弁,字少章,徽州婺源人,自幼聪颖过人,每日研读数千言。成年后入太学,诗人晁说之对其诗才赞叹不已,将他带回新郑,还将兄女许配给他。新郑地处汴、洛之间,文化深厚,朱弁在此广泛涉猎,积累了丰富的见闻。靖康之乱后,朱弁家中破碎,他毅然南归寻找机会。建炎初年,朝廷决定派遣使者联络两宫,朱弁...
朱弁坚守在驿门,忍受饥饿,坚决不屈服。金人虽然生气,但最终被他的忠诚所打动,恢复了他的礼遇。时间久了,金人试图让他担任官职,朱弁却以古战场的使者原则回应:“使者在敌手,只有听从与否,岂能授官?我的官职由本国朝廷任命,我宁死也不失节成为金的官员,让国君受辱。”他写信给耶律绍文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