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帮豆瓣评分:7.9 简介:记录了中国黑龙江省一群伐木工人真实的生活,展现冰天雪地之中人类最原始的生存状态。2005年春节,于广义回到家乡黑龙江五常县,和林区的伐木工人一起度过了禁伐令生效前最后的伐木季节,并把他们的生活拍摄下来,为
木帮是和放山、狩猎的人一样,走进深山老林,去从事野外的劳作,向大自然索取,所以也可统一称为“放山”。他们的活主要分为“山场子活”和“水场子活”两种。“山场子活”是指木帮们在山上把大树伐倒、打岔、拾掇、运下山;“水场子活”是指木帮们把山上运下的原木穿成排,放到江里流送。山场子上一个...
《吉林老档》中记载,在当时木帮之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砍伐下的树木以米和立方米为计量单位。具体情况是每根3米长的原木为1连,每11连为1排,每5-6排为1条,穿成的木排少者5-6立方米,多者40-60立方米。按照1919年至1924年关东木材的采伐量计算,长白山地区每年采伐树木近百万立方米,可以制成木排为102...
临清木帮是古代临江府清江县的木业行帮组织,因从业人员大多是临江府清江县人,又以临江府城为大本营,故名临清木帮或临江木帮。最早源于明代初期,当时,朱元璋定都南京,营建宫殿陵墓城池,广征木材。临江商人乘机而起,“多领部银,采买皇木”,远至滇、黔、吴、粤各地。从袁河到赣江再到长江...
https://www.iqiyi.com/v_19rr0cvvtw.html记录了黑龙江省伐木工人真实的生活,展现的是冰天雪地之中人类最原始的生存状态和欲望,即将消逝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将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一段真实的记录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至今仍采用着旧有的生产方式,每年冬天是伐木最佳时节,几
木帮上的人说,这种“老树不倒,坐殿喽”的喊山号子听来最可怕!因为“老树坐殿”的采伐事故,只能发生在直径一米多的巨大的树木身上。这种古木型的巨木,一般树高30米至50米甚至更高。树杈也十分粗大,有的主枝直径有三四十厘米粗,整个树冠辐射直径最低五六十平方米。站着,像森林中的一把巨伞,倒下如一朵...
木帮在结束一天的劳作后,常常燃起火炉驱寒保暖,这时候如果有多余的食物,就可以拿来熏制了,当然在熏制之前还要做清洗和晾晒,虽然条件有限,但两步必不可少,而且熏制的过程绝对不能含糊,熏制木材只能使用神秘佐料——松针。松针其实就是松叶,由于松科松属类的植物叶子如针,因此得名,松针有及其丰富的药用价值,...
老故事--木帮 《老故事--木帮》是一本图书作品。目录 一、木帮的主要活动;二、木帮的组织机构;三、木帮的宗教信奉;四、木帮歌谣;五、木帮与吉林;六、木帮与安东等。
消失的木帮(下)原木运到山下江边,接下来就要“穿排”了。“穿排”属于水场子活类别,往往是在江里或老排窝子里进行,有“硬吊子”和“软吊子”两种穿法。“硬吊子”这种穿排法很古老,既笨重又复杂。要先把木头锛成四个平面的方材,然后在平面上再锯成凸凸凹凹的形状,用“掏眼斧”在凹凸处掏成1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