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白县立足自身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深挖鸭绿江木帮文化等非遗文化的历史底蕴,以“非遗+活动”“非遗+景区”“非遗+历史”等方式让非遗文化活化起来,也让长白县域非遗文化以日益丰富多彩、愈加灵动鲜活的形象, 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诗意日常”。“非遗+活动” 让鸭绿江木帮文化传承更有活力。每年...
每年农历三月十六的“木把节”是长白山区重要民俗节日。4月13日,长白县举办“非遗活化传薪火 文旅融合谱新篇”长白县鸭绿江木帮文化主题活动。活动当天突降大雪,鸭绿江木帮文化传承人感慨这是祥瑞之兆。在敬山祈福活动现场,传承人们敬畏山神、喊号子、跳《木把舞》、表演情景剧《山魂》,表达保护森林、追求美好生...
每年农历三月十六的“木把节”是长白山区重要民俗节日。4月13日,长白县举办“非遗活化传薪火 文旅融合谱新篇”长白县鸭绿江木帮文化主题活动。活动当天突降大雪,鸭绿江木帮文化传承人感慨这是祥瑞之兆。在敬山祈福活动现场,传承人们敬畏山神、喊号子、跳...
长白山森林木帮文化是吉林省乃至东北亚地区的活态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300多年以前,“闯关东”的汉子们来到长白山脚下,结伴从事木材砍伐,形成独特的行业团体——木帮。木帮构成严密,拥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和行业规则。并且,为了祈求采伐活动的平安,每到冬天准备采伐时,木帮都要进行祭山仪式。由木帮工艺流程、行...
4月13日,大雪纷飞中,长白县组织的长白山区木把节(2025年)举行。在这场春天里不期而至的大风雪中,这次活动生动、丰满展示了冰天雪地的木帮文化、惊涛骇浪的木帮文化、人间烟火的木帮文化。吉林省民俗学家曹保明介绍,每年农历三月十六举办的木把节,已经成为关东文化的...
作为民俗学家,曹保明三十年来致力挖掘抢救这些珍贵的遗存,使木帮文化既成为一种文化的积累传承,同时也让后人更多地了解自己祖先生活的轨迹。“森林文化应该是世代保护、传承、延续下去的文化,更是世界文化遗产当中璀璨的明珠。” 什么是 长白山森林木帮文化? 长白山森林木帮文化是吉林省乃至东北亚地区的活态文化,具有鲜...
讷殷古城作为满族发祥地之一,保存着丰富的木帮文化遗存。这里的"木帮"指的是清代以来在长白山从事木材采运的群体,他们创造了独特的山林文明。1. 木帮博物馆探访 馆内陈列着百年历史的伐木工具、运输爬犁等实物,通过全息投影技术还原了当年"放排"的惊险场景。最震撼的是1:1复原的木帮工棚,让人直观感受昔日伐木...
讷殷古城所在的地区曾是东北重要的木材产地,"木帮"即指过去从事伐木、运木的工人群体。他们的生活方式、工具使用、团队协作,构成了独特的木帮文化。1. 冬季伐木的智慧 冬季是伐木的黄金季节,原因有三: - 冰雪润滑 :雪地便于拖运木材,减少摩擦。 - 木材品质 :低温使树木水分凝结,木材更紧实,不易...
"木帮"是闯关东四大职业之一,他们制定帮礼、帮规,并形成了行帮,以求在危难中团结互助、共生共存,特征鲜明的木帮文化由此应运而生。 长白山池北区森工文化园带你重现历史记忆、追溯森林年轮,找寻沧桑斧痕、体会古老山风,还原关东老木帮文化。 木帮文化是林业人近百年伐木历史中,蕴育凝结起来的独特文化,以其诚实守信...
东北民俗文化挖掘:消失的木帮(上)吉林,被山负海之区,处关东三省之中,而海岸延长;南起图们江,北尽库页岛,地方包络几三千余里。自洪荒以来,迄为射猎时代,未进于农业,利在丰草长林。成千上万年以后,草叶腐积,土质益沃,连山老林,荫蔽丛积。“吉林”满语为“吉林乌拉”。吉林,沿近之谓;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