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实施《期货公司“保险+期货”业务规则(试行)》。这是“保险+期货”业务领域的首份行业自律规范性文件,核心就是牢牢守住业务风险底线,更好赋能“三农”大市场。“保险+期货”业务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加强规范不是限制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地大展拳脚,将服务“三农”做得更精更细更实。“...
作为一种创新型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业务,“保险+期货”的业务模式是农业经营者向保险公司购买基于农产品期货价格开发的目标价格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又通过场外看跌期权为承保标的进行“再保险”操作,以对冲价格下跌带来的赔付风险,并将养殖户面临的跌价风险以保险产品的形式转移到期货市场,形成风险逐级传递与化解的农业风险...
安顺市政府党组成员、市金融服务中心主任古甘霖告诉记者,贵州省政府充分认识到“保险+期货”、期货交割库(场)建设等是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出台了覆盖全省的“保险+期货”财政支持政策,将“保险+期货”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由省市县分别按40%、20%、10%的比例提供保费补贴。在甘肃,借财政部开展中...
期货保险并非一个法律上明确界定的概念,也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规定的保险类型。从一般理解上,'期货保险'这一术语可能指的是与期货市场相关的一种风险保障方式,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保险产品。 保险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条,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
期货保险是一种金融工具,旨在为期货交易者提供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在期货市场中,价格波动可能导致巨大的财务损失,因此,期货保险成为了保护投资者免受不利市场变动影响的重要手段。 期货保险通常通过期权合约来实现。期权给予持有者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内以特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期货合约的权利,而非义务。这种权利可以用来对冲潜...
“保险+期货”模式自2015年8月以玉米价格险为开端,经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覆盖粮、棉、糖、肉、蛋、果等多品种,价格险、收入险并存,分散试点和县域全覆盖同步,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独有、自下而上的农业风险管理路径。在保障农业种养主体基本收益、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
实体经济是期货市场生长壮大的土壤,是其功能发挥的最终落脚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我国期货交易所在服务乡村振兴、助力保供稳价等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保险+期货”这一创新模式,经过8年多的实践,逐渐显示出良好的扶贫成效,成为协同乡村振兴的重要...
期货保险模式是一种结合期货市场和保险机制的风险管理方式。具体来说: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期货市场提供了一个规避未来价格风险的平台。企业可以通过买卖期货合约,对冲未来现货价格波动的风险,从而稳定经营,减少损失。保险机制的融入:在期货保险模式中,保险公司根据企业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保险产品,...
保险是一种风险管理方式,通过向保险公司支付保费,个人或企业可以将某些特定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当保险合同中约定的风险事件发生时,保险公司会按照约定向被保险人支付赔偿金,从而帮助被保险人恢复因风险事件导致的损失。期货保险的概念与特点 期货保险是结合期货和保险的一种创新金融产品。它的核心在于利用...
保费投入方面,共投入保费67.2亿元,实现赔付44.93亿元。其中,期货交易所支持保费21.85亿元,参保主体自缴保费20.44亿元,政府财政补贴保费20.33亿元,期货公司捐赠保费2.96亿元,自缴保费赔付率219.81%。中国期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期协制定了“保险+期货”领域首份业务指引,并进一步优化完善“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