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深圳12月7日电(记者刘开雄)中国期货业协会7日在深圳正式发布《期货公司“保险+期货”业务规则(试行)》。该规则是“保险+期货”业务领域的首份行业自律规范性文件。据中期协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则在制定过程中得到了证监会的全程指导,并充分征求了期货交易所、中国期货监控、期货公司等各方意见。“保险+期货...
2023年,上海期货交易所支持项目资金约1.4亿元,在云南、海南两省21县开展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郑州商品交易所主打苹果、红枣、花生等特色农产品“保险+期货”项目36个,全年支持项目资金约1.8亿元,同比增加50%;大连商品交易所今年以来项目总保费约2.4亿元,其中覆盖玉米、大豆种植面积170多万亩。地方政府的...
作为“保险+期货”的首创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期货业在“保险+期货”模式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期货公司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累计出资24.81亿元支持“保险+期货”项目,占项目总保费的36.92%。同时,积极推动构建多主体金融机构合作渠道,为项目增量扩面提供资金。规模增长 财政补贴成推动力量 数据显示,最近一个...
更闪亮的是,“保险+期货”中的期货价格得到国家层面认可。2021年6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的通知》。据悉,已出台收入保险方案的省份均采用期货价格作为保额和核赔的厘定因子。13个试点省份中,黑龙江、山东和安徽开展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
兴证期货:以“保险+期货”模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作为福建省本土期货公司,兴证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证期货”)在省内四地先后开展浦城县玉米、古田县猪饲料、上杭县花生、柘荣县生猪“保险+期货”项目,结合金融专业知识培训、结对帮扶、消费帮扶等多种形式,助力乡村振兴。【案例背景】在金融强国的宏伟蓝图中,...
12月9日,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主办,永安期货承办的第18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保险+期货”农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论坛紧扣“惠农强农十年路,期货护航启新程”主题,共同商讨“保险+期货”的发展经验与前景趋势,着力优化“保险+期货”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金融支农创新模式,为加快推进“保险+期货”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
2023年,我国期货市场继续推进“保险+期货”金融支农惠农模式创新,规模和覆盖面持续扩大,在保障农民收入、服务初级农产品保供稳价、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普惠金融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2023年是“保险+期货”模式试点的第九年,这一创新模式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果。2023年,共有93家期货公司通过“保险+期货”...
农者,天下之本也。过去,农业生产面临着如气候、病虫害、价格波动等诸多风险,农户和农业企业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来减少这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损失。而如今,这类情况已经大有改观,农民一别过去“靠天吃饭、丰年卖不上价”的焦虑,生产种植更有信心了,扩大产业规模更有保障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自2016年以来,“保险+期货”连续七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其实,经过多年的试行、推广,“保险+期货”模式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可,对服务“三农”、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出台,将进一步促进“保险+期货”模式发挥出更...
作者: 杨美 张海强 “保险+期货”篇:八年承保货值约547.60亿元,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2015年,我国期货市场服务“三农”新模式——“保险+期货”试点正式拉开帷幕。八年间,保障品种不断丰富、规模不断扩大、模式不断创新、覆盖地域不断拓宽,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成为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