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贡 [ cháo gò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cháo gòng ] (动)藩属国或外国的使臣朝见君主并敬献礼物。 百科释义 报错 朝贡(拉丁语:tributum),又称进贡,是一方将财富以某种形式给予另一方,以表示顺从或结盟,尤其是君主国里臣民献上礼物给君主,或藩属国也会向宗主国献上礼物。这些礼物称为贡品...
朝贡体系,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北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孙文等人认为,较之帝国主义的挟武力胁迫屈服、建立殖民地,宗藩关系不诉诸武力即可使对方诚服更显文明。有关中国在21世纪经济快速发展的讨论也是对这一观点的沿袭。常与...
朝贡的意思 朝贡含义解释 朝贡[ cháo gòng ] ⒈ 古代外国或藩属国的使臣来朝见君主,并敬献礼物。 例诣阙朝贡。 英pay tribute to an imperial court; 什么是朝贡引证解释 ⒈ 古时谓藩属国或外国使臣入朝,贡献方物。 引《后汉书·乌桓传》:“辽西 乌桓 大人 郝旦 等九百二十二人率众向化,诣闕朝贡,献奴婢牛...
一、勘合朝贡的解释 勘合制度开始于洪武十六年。当年,太祖皇帝给中南半岛三国颁赐朝贡的信物——勘合符。只有持勘合符来华的人才能被承认为是朝贡使。随着明朝海患的发生,为了防止海寇冒充外藩使者,明朝给所有朝贡国都颁赐了勘合符。因此勘合也成了大明宗藩体系的一部分,只有承认大明的宗主地位,才能被大明赏赐勘合...
朝贡就是朝拜和进贡的简称。是两国或两个政府之间的一种承认尊卑地位的礼节性外交关系。以朝贡的方式换来大国对小国的政治地位的承认。在唐朝以后,这种朝贡关系又发展成朝贡贸易,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往来的主要形式。朝贡可能始于氏族部落时期,弱小部落对强大部落的进贡,传说中商汤曾经向夏朝进贡。商汤打败夏建立...
1、朝贡意味着臣服 朝贡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罕见。比如隋朝末年的隋炀帝当政时期,在对外贸易的形式上搞起了朝贡的模式。每次到了正月,隋炀帝都会在都城安排盛大的场面,欢迎这些来自海内外的朝贡者,但是这里的朝贡者很多都不是正式意义上的朝贡者,反而是一些胡商。为了将这场面办得轰轰烈烈,当时的隋炀帝还专门...
一、朝贡体系的产生与发展 (1)朝贡体系最早起源于畿服制度:朝贡体系最早的雏形是中国古代中原地区长期实行的畿服制度。这个制度指的是中原王朝的君王属于内服和外服的共同的君王:皇帝在自己的统辖范围内直接进行统治,但是对较为遥远的地区也就是直属地区之外的地方称之为外服,则由中原统一王朝的君王册封这些较为...
明朝,西藏地方的朝贡制度主要针对受封者制定,大体可分为三大类:①例贡。即西藏地方各行都武卫官员、地方政教首领以及其他僧俗势力按照明朝规定,定期向朝廷进贡方物,以效职方之贡。这种朝贡实际上是西藏地方对中央政府承担的一种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表明其政治上对明朝的隶属关系。例贡通常三年一次,但在永乐和...
在传统时代,任何一个藩属国朝贡体系中都不是完全被动的,它们一切行为的出发点都是利用天朝的游戏规则来谋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中国人却一直顽固地停留在“中华天朝”想象中,导致外交活动中经常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本文系张宏杰老师在“战略圆桌”第三期活动上的发言,原载于《《一枚石头》。